1)第七十一章 通货擅_天启:大明难救,续命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由校此时有一种被人耍了的感觉,但他又没有证据,只是用着一股“幽怨”的眼神看着毕自严。

  毕自严他本来是想通过人口记载问题,来和皇帝解释税收基础的,但现在看来自己是多此一举了;而且好像还让皇帝有了一丝不切实际的错觉,并产生了些不靠谱的期望。看着皇帝的目光,他也是面色讪讪,将头转了过去,作喝茶状掩饰。

  “陛下,”毕自严放下茶杯,重新调整面色,说道,“如今黄册上的户籍人口与现实相距甚远,各地田产、马匹等等皆是如此。”

  鱼鳞图册一类的问题,朱由校也是知道的,这在前世的历史讨论区并不算太冷门;在此时的大明朝,这也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鱼鳞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土地登记簿册,将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连接地绘制,表明相应的名称,是民间田地之总册。宋代出现,明代完善普及。鱼鳞图册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最科学的土地赋税管理办法,至民国、解放初年,仍然有具册之举。

  但是这种制度,完全受到这中央统治的深度与地方吏治的直接影响:在此时的大明朝,上面的记载内容就已经彻底地失真了,当地人看了也只能惊呼‘这是那个平行时空?’,总之就是几乎毫无参考价值。

  朱由校听着毕自严的发言,点头以示赞同。

  一句话说完,毕自严顿了顿,似乎是在权衡着什么,眉头紧锁,右手放在腿上、握紧成拳;朱由校看出了他正处于一种焦灼矛盾的状态,朱由校并没有说话,而是静静地等待着他思考的结束,他相信毕自严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丝空气流入鼻腔的声音打破了空气的寂静,宽大的衣服这不住胸口的浮动,毕自严眉头舒展开来,手也放松开来——他已经做出了抉择。其实这个决定并不艰难,他是一个正直的人,尤其是在一位年轻、掌握权力而且又有想做一番事的皇帝希望他正直时一一要知道,一个不懂政治的是没办法活着坐到这个位置的;而且得罪了不少人,还能过得不错,靠得可不是书本与良善。

  “陛下,大明每年的地方田产、马政的数据您了解多少?”

  朱由校沉默不语,在心中盘算着,毕自严似乎本来也没打算让他回答,直接自顾自地继续说道:“这些我是看过的。”他又顿了一顿,在思索着恰当的用词,“可以说惨不忍睹,”然后又补了一句,“简直是不忍直视。”

  朱由校觉得自己今天是别想从这位‘耿直’的老爷子嘴中听见一句好话了。

  “陛下,我用陕西一地的马政来举个例子吧。自从嘉靖以来,陕西地区所报的马匹数量几乎就没怎么变过了,每年差不多就是把去年的数据重新抄录一遍,在末尾的数字修改一下罢了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