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蒙古之战(2)_大叛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拥有一切后再让他回到没有拥有的时候换成谁都是不愿意的。

  鄂尔泰同样也是如此,所以他必须想出对策,以面对这种问题。

  这一次出兵鄂尔泰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科尔沁部在他成为顺义王后非但没有表态支持或者默许,反而和他对着干。

  这是鄂尔泰绝对不允许的,如果鄂尔泰坐视科尔沁这样做的话,那么作为统领蒙古的顺义王鄂尔泰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第二个原因,那是鄂尔泰要用这一战来竖立自己在蒙古各部的威信,同时利用这一战削弱蒙古各部的力量。

  这也是之前那一仗中由蒙古各部的骑兵担任主力进攻,鄂尔泰的部队并没有动用的原因。

  其实鄂尔泰的这个打算倒和董大山的计划有些类似,两人都是琢磨着在这场战争中捞取更多的好处,同时削弱可能存在的威胁。只不过鄂尔泰所站的角度和董大山不同罢了,但本质上却是类同的。

  至于第三个原因,那就是考虑到大明那边了。

  鄂尔泰很清楚,这一仗无论如何都是要打的,如果他不动手就是大明动手,而一旦大明亲自动手了,那么他作为顺义王在大明的位置就极为尴尬。此外,大明还会因为这件事捏住他的把柄,等到必要的时候用这个理由直接向他问罪,所以鄂尔泰无论出于何种理由,这一仗必须要打。

  但鄂尔泰没有想到初次交战就大败而归,虽然他的直系部队没有损失,可一场败仗下来让鄂尔泰脸面无光。而且他也没料到怡亲王的火器部队居然会如此凶猛,在怡亲王的帮助下,科尔沁的战斗力直线上升,所以仅凭这些蒙古部落的联军根本就不是科尔沁和怡亲王联军的对手。

  明白这点后,鄂尔泰也不犹豫了,他重新整顿兵马后改变了战术,派出了自己的直系火器部队配合蒙古骑兵进行作战。这样一来,倒是和科尔沁、怡亲王的联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双方的实力相差不大,从第二战开始,战争的天平又回到了原点。

  鄂尔泰的火器部队原本就和怡亲王的火器部队同出于满清,而蒙古部落的联军和科尔沁的骑兵又都是蒙古人,双方可以说是棋逢对手,战得难分难解。

  几日大战后,各自都无法突破各自的阵线,战场居然形成了焦灼状态。

  不过这种焦灼状态对于鄂尔泰却是有利的,因为相比科尔沁那边鄂尔泰没有丝毫心理负担。要知道科尔沁和怡亲王的联军其目的是要击破联军,从而打开西迁的道路,而鄂尔泰的目的仅仅只是挡住他们的去路,死死把他们拦住即可。

  草原作战,机动力极强,而且防线和关内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根本没什么防线可言,骑兵来去如风,各处都可以突破,按理说要挡住对方去路很是困难。

  但不要忘记科尔沁的部落子民人数不少,科尔沁和怡亲王的联军要直接绕路而行或者冲开血路也许不难,可他们走了科尔沁的部落怎么办?那些普通牧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携家带口还有那么多牛羊,难道也能这样么?

  显然是不可能的,在没有彻底击破鄂尔泰之前科尔沁部根本就做不到西迁,这也是目前的现实。

  对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尔沁部和怡亲王这边的压力是越来越大,反而鄂尔泰这边却越打越稳。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