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西学东渐_天启:大明难救,续命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开始了,但是还不是很明显,自然科学理论的威力尚未传递到应用层面。

  所以此时,西方的科学水平整体已经高于大明,但在科技水平却仍互有高下,甚至略逊一筹。

  朱由校希望趁着此时西方的科学还未能转化到物质生产力上,能够借助此时东学西渐的窗口引进西方的自然科学理论,勿使中国落后于世界。

  朱由校不断的思索着,此时,车马却突然停了下来,原来是已经到了火器局,他走下了车,向着火器局内部走进。

  徐光启以及部门的大小官员都已经等候多时了,听说皇帝来访大家都是十分的紧张,他们即希望产品成功,获得皇帝赏识,一朝飞黄腾达,又害怕不能让皇帝满意而因此获罪。

  一个多时辰过去了,朱由校十分的满意。火炮与火枪的试射都十分成功。

  这次制造的火炮三种。

  第一种就是历史上红衣大炮的改进版,属于铁芯铜体前装滑膛加农炮。炮管长,管壁厚,口径大,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明朝仿制并改进而成的铜铁复合红夷大炮在《火药时代》中被称为“十七世纪全世界最好的火炮之一”。

  第二批火炮是轻型的,属于是改进版的佛朗机炮,是一种古式后膛榴弹炮,这种炮在基础上,目前已经有一些落后,但是威力仍然是十分可观。

  而第三种火炮是中型的,工匠们叫它灭虏炮,这个名字很讨朱由校的欢心。车载中型火炮,净铁打造,管长2尺,重95斤,有5道箍,射1斤铅弹。用灭虏车载行,每车3门。这种火炮本身是崇贞年间被发明的,但现在是被提前的出现。

  虽然已经见惯了21世纪的各种炮火轰鸣,但是第一次亲眼见到火炮在自己身旁发射,朱由校不由得十分振奋。

  而这一次生产的火枪是步兵式燧发线膛枪(即来复枪),仍然采用前膛装的设计,朱由校曾经与徐光启考虑过后膛枪的事情,但是工匠们实在是做不到,最终只能放弃了(后膛枪在19世纪才出现)。

  朱由校非常高兴,希望将这种这些武器大规模列装,尽快普及,改变明军现武器混乱的场面。

  “陛下,不可。”

  这一声喊叫很是突兀,让大家的目光都聚集了起来。朱由校的目光顺着声源捕捉到了一个年轻人,他穿着青色的官服,很明显级别很低。

  他旁边的几个前辈显然是吓了一跳,用眼神示意他,但他也没有理会,反而是走上前来,说道。

  “圣上万万不可,这线膛枪缺陷很大,不易大规模制造。

  线膛枪其枪口并不像滑膛枪那样是一个圆形,而是一个分为“阴线”和“阳线”的圆形齿轮。也就是说,线膛枪所用的弹丸,实则都要比实际口径稍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