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二章 开始打麦子_我的前夫二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也不咯肩头。看他背起来一溜烟就跑了的情形,能确定这是一个好办法。

  挡笆用绳子捆起来,加上两个大簸箕,绑到背架子上,由父亲背。这大簸箕背在背上,路上若是遇到吹大风的话,定力不稳的人,足以被吹走,比较危险,所以这活只能给了父亲。

  我则用背篼背了撮箕、盛麦子用的蛇皮袋子,手里拎了满满的一壶水。

  一路上,遇到好些人,各自行色匆匆,都是早起忙着收割麦子的,大家互相点个头,打个招呼。

  到了田边,牛二娃将拌桶放了下来,取了背架子,拌桶翻过来,正放在田边,等着我们。

  这一路跑来,连气都没喘一下,牛二娃伸伸胳膊,抬抬腿,感觉身上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

  也许是那天的一番谈话,在牛二娃心里起了作用,这两天安分了许多,不再找茬闹意见了。无论做啥都听父亲安排和指导了。

  对于他这样的表现,我也心安了不少。只要他踏踏实实的干活,学习经验,我便心满意足了。

  父亲将田当头上的几把麦子挪开,腾了一空地出来,跟牛二娃合力将拌桶拖进了田里,然后麻利地打开挡笆,分开挡笆上的夹棍,插在了拌桶里,留下一方空位,便于拍打麦穗,拉了挡笆上的绳子,系在拌桶的拉手上面,并确认一下,是否绑牢实没有。

  一切准备就绪,太阳已经出来了。

  父亲让我们把风吹散了的麦子都收一下,理顺放好。

  他则去地边的一棵小树上,折了一根锄把粗细的树枝下来,掰掉所有的丫枝树叶,留了差不多两尺来长的一截,拿在手里朝下试着拍拍,感觉不错,就放到了挡笆后的角落里。我知道这根木棒父亲是用来捶麦穗的,遇到那种断了的麦穗,用它一捶,麦粒就脱下来了。

  围着麦田转了一圈下来,地里已经没有露水,父亲说可以开始打了!

  没有手套可用,便空着手,在地里搂上一把麦穗,双手箍紧麦秆根部,麦穗头朝下,走到拌桶前面,将麦穗举过头顶,用力摔下,“啪”地一声拍在拌桶壁上,再抖几下,麦穗上的麦粒就纷纷落进拌桶里了,若是一次没有干净,再来第二下,或者第三下,一般情况下,只需三下,麦粒就完全脱落了,这样打的麦子麦壳少,扬麦的时候比较轻松。

  假如是中午以后,整个麦穗都已经晒得脆脆的了,只需用力的拍那么一下,连穗头都会整个掉下来了,这时候就需要用那根木棒进行捶打,麦粒才会脱落,只是这样的话,扬麦会麻烦一些。

  学着父亲的样子,牛二娃也很快就上手了。不一会儿,拌桶里已经装了大半桶,可以开始扬麦子了。

  取了一些麦秆平铺在麦田里(防止麦桩戳坏簸箕),取了一个簸箕放在上面,用撮箕将拌桶里的麦子,撮了倒进簸箕里。

  撮完以后,我开始扬麦子,父亲跟牛二娃将拌桶拖移到前面去,又开始打麦子,待拌桶要满了,便拿另一个簸箕,给盛来放着,我这边扬完了,再过去扬那一簸箕,如此循环下去。

  我用撮箕将带着麦壳的麦子盛上,双手举过头顶,顺着风的方向,徐徐往下倒,麦壳随着风飞到簸箕外面去了,剩下的麦粒落到了簸箕里。

  天气很好,风力也正合适,不一会儿,麦壳都给扬干净了,剩下的麦粒,像一个小山头似的堆在簸箕里,金灿灿、圆鼓鼓的,粒粒饱满。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