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试镜(上)_从塌房偶像到文娱巨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代的领军人物了。

  京圈的人,大多都有种独特的气质。

  这种气质用京都话来讲就是“假牛逼”。

  具体表现出来的就是,本人通常觉得自己贼拉牛批,贼特立独行,喜欢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和眼光看待事物。

  蔑视一切,觉得自个特看不起钱权,但有意思的是往往又不得不屈服于钱权,也会因此自嘲式地骂自己,但自嘲可以,别人骂可不行!

  总的来说,就是在骨子里觉得别人都是傻逼,只有圈里人才算人。

  当然,近几年京圈也渐渐没以前牛逼了。

  往前几十年这圈子对娱乐圈的影响力自然毋庸置疑,但现在近十年间在资本的冲击下也是渐渐没落了,不过终归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而这位关导早年间依靠着京圈的资源和本身也还算不俗的能力,也拍出过不少高质量的电视剧和文艺片,就连那位以高情商著称的50亿影帝,尚未发迹之前也是跟着这位混过的。

  这次的军事大片,主要讲述的是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里,发生在魔都四行仓库的故事。

  算是日渐没落的京圈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又一次大手笔投资,身负重任的关导自然心里有所压力。

  这戏是群戏,有名有姓的主演至少二十个,关导亲自整理剧本,甚至担了选角导演的活,打算亲自挑选演员。

  这种主旋律的大片,尤其还是大群戏,没特定主角,或者说全员主角的戏,很多时候票房并不是一个或者两个大明星能扛起来的,最重要的还是战争宏观场面上的调度,电影工业高水准的特效运用,以及电影最本质的行活,讲好一个故事。

  要讲好一个故事自然离不开好演员,且是便宜,又好用的真正演员,而不是那些动搁几千万上亿片酬,还要在背后搞阴阳合同,完事了还有可能在上映前爆出丑闻要重拍的那种明星戏子。

  要知道电影可不同于电视剧,电视剧能搞出换头这种骚操作,电影可换不了头,只能重拍。

  毕竟咱又没有隔壁某个庄姓水军教头那种跨时代的AI换头黑科技。

  “这个怎么样?”

  “形象还行,留着吧,下一轮再看看。”

  “那个呢?”

  “差远了,咱们拍的军事片,又不是拍小妞电影,找那些娘啦吧唧的干嘛?也不知道是走哪个路子混进来的,浪费咱们时间。”

  关导老神在在的半依在靠背上,偶尔翻一下已经面试过的演员简历一言不发,一旁的选角导演和制片人在旁边低声讨论着。

  其实主要出彩的角色有不少都有人选了,比如历史上能找到原型的谢晋元将军,又比如说在这整部戏串联起整个故事的前期视角,相当于半个主角的端午,都早就内定好了。

  前阵子开拍宣传了,也曾放出说什么香江的刘福荣,梁晁威之类的影帝有可能接洽制片方,会参演谢晋元这个角色。

  但其实都是为了宣传罢了,且不提京圈拍电影一贯有老毛病,爱抱团用自己圈里演员。

  人家堂堂影帝,又凭什么来客串你一个算不上绝对主角的角色呢?

  毕竟你又不是那种类似《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之类真正意义上的主旋律献礼大片。

  片方给几位影帝发了份初始剧本象征意义上邀约一下,不就也算是“接洽”过了嘛,惯常用的宣传烟雾弹罢了。

  真正早早定下谢晋元这个角色的,是一个叫李醇的演员,当年也是靠拍京圈大佬的戏小火了一把,后来不知为何,成了混迹在各种正剧里的资源咖类型演员,让大多数年轻人对他有所印象的,貌似就剩下前些年演的一个西门大官人了。

  至于那半个主角端午,则是被另一个叫叶浩然的年轻演员早早拿下。

  这仁兄早年也跟丁炙一样,是选秀出身的,后来直接放弃了唱歌舞台,彻底转战影视圈,更是勾搭上了一名西北圈出身的女孩,混进了西北圈里,这些年来依靠着圈里的资源也是稳步发展,到头来竟然成了古早那批选秀艺人中,混的最不错的几个人之一。

  至于被挑剩下的角色,才是如今这些试镜人员所能争取的。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