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章 天问阁(二)_大唐寻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座山名叫凤凰山,这里是天问台。当年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先生便是在这里写下了《天问》的千古名篇,天问台的名字也由此而来。”陶灼华微笑着回答道,“先祖父早年因仰慕屈子风骨,便在此处建了这座天问阁定居了下来。我平素不喜欢山下那种吵吵闹闹的生活,所以就一直住在这里了。生活是清苦了些,不过也还自在。”

  樊一凡突然想起先前听到的歌声,问道:“灼华姑娘,今天唱的那首歌,可就是屈原先生写的《天问》?”

  “正是,”说起《天问》,陶灼华似乎兴奋了起来,“樊公子也知道这首《天问》?可否请公子指点一二?”

  “不敢不敢,我只是听姑娘唱得很好听,悠扬中暗含忧伤,又似乎带着一种对世俗的无奈和愤慨。”

  樊一凡老脸一红,把以前课本上关于屈原的介绍胡乱背了点出来。

  “暗含忧伤,带着对世俗的无奈和愤慨?”陶灼华沉吟片刻,突然眼眶中充满了泪水,对着樊一凡拜了一拜。

  “灼华姑娘,你这是干什么?”樊一凡大惊道。

  “樊公子,屈原先生若知后世有人能如此深刻的了解他的心声,当感欣慰,所以灼华在这里替先生谢过公子。媚儿姑娘,樊公子,还有……这位公子,如果我没有看错,三位都是修炼之士吧。”

  三人一听都吃了一惊,大毛更是谨慎起来,瞬间又将灵力提了上来。

  一阵香风漂过,大毛提上来的灵力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大毛心中大骇。陶灼华微笑着说道:“公子勿要紧张,我并无恶意。大家听我讲个故事吧。”

  “一千多年前,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他胸怀大志想要振国兴邦,却因太过正直屡屡遭人排挤陷害。最后,他的王终于听信了谗言,将他流放到了此处。”

  “诗人眼见当时的黎民百姓饱受战火之苦,可是满腔的抱负无法施展,心中苦闷无比,每天只能对酒当歌,作诗抒怀。而这些诗歌,都被当时一只刚刚修炼成人形的桃花小妖听在了耳里,那只小花妖也深深的为诗人的赤子之心与才华所折服。终于有一天,她现出身形与诗人见面……”

  “就这样,一颗满怀赤诚却被排挤的心与一颗虽非人类却至清至纯的心融合在了一起。那是一段最为美好的时光,在那段时光里,诗人短暂的忘记了自身的悲伤,而那只小花妖也尝到了普天之下最为甜蜜的爱情。饮酒、作诗、弹琴、弄舞,日子就这样平淡而幸福的过着。只是偶尔,诗人在面对滔滔流去的江水时,会出现一丝惆怅。”

  “小花妖不明白,诗人为什么老是会有这样惆怅的情形。她想尽办法想要爱人忘记烦恼,可惜无论她怎么做,诗人总是在短暂的欢愉之后便再次陷入了惆怅。直到有一天,诗人的大王又派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