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章 畅销书_重生美国当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章副标题:《跟着袁博士学忽悠》

  ………………………………………

  1921年6月4日,星期六上午。

  仲夏之日,艳阳高照;纽约大学,暖风扑面。

  NYU校园之中,袁燕倏曾经发表过演讲的钟楼之前已经成了一处会场。而这里即将举行1921年度的学位授予仪式。

  我们的袁大师还有他的几位小伙伴都来到了会场,他们全部穿上了一袭很有“哈利波特”范儿的学士礼服。

  其实罗琳阿姨写的那个“霍格沃兹魔法学校”就是影射英国的那些著名学府。而这些学府原本都是中世纪的欧洲神学院转型而来。

  神学院里面的僧侣们穿的黑色长袍和头巾逐渐演变成后世的学士服和学士帽。

  后世的那种方形平顶帽子(mortarbard,意即灰泥板)是牛津大学率先采用的。

  在美利坚,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最早穿上学校礼服,接着各大学相继使用,但式样与欧洲仍在使用的礼服不同,各校也有差别。在1895年,各校的代表开会,建立了统一的服装样式,1903年,产生了美国大学礼服的统一标准体系。

  所以,后世美国各所大学的礼服虽然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是大致上十分相似。

  比起路易斯-贝克和约翰-麦考尔,还有其他斯特恩学院的硕士,袁博士身上的礼服更加精致,式样也有所不同。最大的区别是硕士长袍是方袖,而博士长袍是喇叭袖。

  除此之外,博士服胸前扣子两旁各一道宽5英寸的天鹅绒贴边,袖子上也横着缝有三道平行的天鹅绒贴边,这些贴边的颜色是灰色,代表他读的是理学学位。

  没错,经济学确实归属于理科范畴。

  顺便说一下,文法是粉色的,农学是绿色的,工学是黄色的,医学是白色的,军事学是红色的。

  他们的头上自然带着学士帽。不过袁燕倏学士帽上的流苏是红色的,其他硕士是深蓝黑色。这也是为了区别两者。

  虽然这种衣服穿着有些别扭,不过我们的袁大师两辈子加起来穿过三次,所以也算是驾轻就熟了。

  实际上这就是西方霸权的体现,在西风东渐之下,不管是一百年前的教会学校,还是一百年后的赛里斯985高校也会采用这种西式礼仪。

  东方人不但要努力学习西方学术体系,就连这种莫名其妙的破规矩也要照着来。

  这就是赛里斯老祖宗们不给力啊,要不现在白皮们就应该实行我们赛里斯的出师礼。

  当然啦,立志成为……现在应该已经是高等华人的袁燕倏也不会弄一身汉服来标新立异来着。

  “袁博士,你好。”

  “你好你好。”

  “尼奥,好久不见。”

  “是啊是啊。”

  “袁博士,能不能给我签个名?”

  “可以可以。”

  “尼奥,我们一定要找个时间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