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三章 黑学校_重生美国当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章副标题:鸣谢@半瓶子不满和@彩虹x两位病友,你们的脑洞和总结非常好,所以我特地加写了这一章。

  ……………………………………

  “我国的技术职业学校最早出现在1917年的上海。1917年5月,黄炎培联络教育界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张謇、严修、沈恩孚、蒋梦麟、穆藕初等48人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

  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研究、倡导、实施职业教育的全国性的教育团体。

  1918年9月,职教社在上海南市陆家浜附近租到一块七亩半的荒芜土地,建造校舍,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这也是中国第一所全日制职业学校。

  而到了1922年袁燕倏先生回到国内之后,曾经在中国公学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教授。在他的号召和主持之下,中国公学内增设了一个工业技术学院。因为这个学院得到了当时美国商务部长兼美国救济总署署长赫伯特-胡佛,还有他夫人卢-胡佛的大力支持,被命名为胡华工技学院。

  随后他邀请张元济、张东荪、虞洽卿、荣氏兄弟等人,一同创办了胡华工技学院附属职业学校,简称胡华学校。这是中国第二家全日制职业学校。

  胡华学校作为一所主要为工商业界培养中级技术、管理人才的全日制职业中学,先后开设了铁工、木工、车工、搪瓷、机械、食品加工、石油和矿业机械和工业会计等科。在教学中,采取半工半读、工读结合的学制。

  其中的食品加工和工业会计专业还特意招收女子学生。

  袁先生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宣称建校宗旨是,从贫困青少年中招收肯学习能吃苦的人,从实践出发,产学研相结合。从培养合格的工人出发,逐步形成一个技术梯队。

  但是不同于中华职业学校,胡华学校在成立伊始就饱受争议,甚至被某些人批评为“钻到钱眼里面去的黑心学校”。

  其原因是胡华学校的学生们虽然接受的是免费教育,还能享受免费食宿和衣物,但是必须和校方签订一定年限的用工合同。这份合同规定,学生毕业后要在校方指定的工厂服务三年到五年,期间只能拿到十分微薄的生活补贴。其实这就相当于强制的学生贷款。

  还有引人指摘的地方是,这些十几岁的学生们至少有一半学习时间是在校办工厂劳动,而且除了伙食补贴之外,根本没有工资。这被当时进步人士视为“滥用童工”的“血汗工厂”。

  不过在某些人眼中的资本家穷凶极恶的“剥削”,却成为当时上海周边地区平民眼中的“福音”。

  因为在送子女进校的父母们看来,这就相当于为学生找到了毕业后的出路,不但不用出钱,还不用担心子女毕业之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要知道,当时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