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章 婚事_梦古穿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又怎样?要是一个不慎,难不成叫我们雅儿……雅儿是你的亲女儿,你怎忍心这样对她?”

  “你胡说什么!徐公子只是长得文弱些罢了,哪到那个程度!读书人自然俊秀斯文些,哪像那些武夫一个个虎背熊腰的。”

  ……

  看来是在讨论苏博雅的婚事,怪不得她那么在意。

  “姐姐更喜欢哪个?”林易出声调侃的问道,眼睛似笑非笑的看着苏博雅。

  “呀!”苏博雅这才发现林易,惊呼一声,俏脸窘得通红,不知是被林易的问题羞到还是羞愧于自己偷听的行为被林易发现。

  “王将军一表人才,文武双全,姐姐觉得他怎样?”

  “什么怎么样?”苏博雅扭扭捏捏的,眼睛不敢看向林易,脸蛋红扑扑的假装斥道,“三弟莫要胡说!”说完掩着脸走开了。

  还真是纯情呢!

  这事苏明杰和苏夫人争来争去的也没个结果,苏明杰不想跟武官联姻,苏夫人认为苏博雅在回汴京的路上已经和王锦有了亲密接触,应该嫁给王锦。其实说白了不过就是宋代社会的两种思想的体现罢了,重文轻武和女子的贞洁观念在宋代都极为突出,苏夫人偏向王锦的很大原因是因为他曾见过苏博雅衣裳不整的样子和曾背过她,并不是因为王锦更优秀或其他。也不能说没有,她也在意女儿的幸福,只不过跟封建社会的规矩戒条相比,那个分量显得过于轻了。这是被封建思想所荼毒的女性,《女驯》、《女戒》在她们脑海中根深蒂固。

  闹到最后,苏老太爷一声之下拍板定案,把苏博雅许给王锦了!婚事定在二哥苏博才的婚事之后,具体时间没定,也就是说至少得到明年或后年苏博雅才能出嫁。苏明杰虽不满意结果可也不敢违抗父亲,苏老太爷作为封建社会里的大家长,是有着绝对的话语权的,再加上孝道问题,基本上他说的话没人敢反驳。

  看得出来,苏博雅对这个结果很满意,虽然几经波折,可好歹结果也算美满。大部分人都满意了,少部分忽略不计。

  经过这事,林易又一次对苏老太爷侧目相看,他发觉老太爷的很多行为似乎和当下的文人士子的想法相违背,从他考究他问题的方向,到对他习武的默认,到现在对苏博雅婚事的态度,每一个都和时下文人的态度相反。更确切的说,他的想法更开明,也更前卫。从这些事情看来,苏老太爷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他有着比别人更深刻的认知。

  虽然王安石变法成功后改变了历史走向,但照现在这种重文轻武的势态发展下去的话,北宋迟早会灭亡。统治者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变法也只是延迟了亡国的脚步罢了。再加上王安石的变法的理念“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实际上是损下益上,从商贾之流夺取财富供朝廷花费罢了。根本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北宋的各种矛盾,只会加剧了阶级矛盾的程度。这样一来,国家或许是富了,只不过对辽、西夏的岁贡也更多了,说白了就是从底层人民手中拿钱买暂时的平安。这个跟《史记》中所说的“以薪事火,薪不尽,火不灭”是一样的。岁贡只会加大西夏、辽国的野心和贪念,加大岁贡会诱发更大的贪念。

  现在人们对王安石敬若神明,也只不过是看到变法成功后带来的短暂利益,等到因为这个惹出更大的祸事,他们就会不留余地的诋毁辱骂。这就是当下的文人,一群失去了自我思考能力,只会人云亦云的时代愤青。

  在这样的环境下,苏老太爷竟然能做到如此,林易不得不佩服他。尤其林易临的是苏轼的字,很多人看到他的字都一副不理解的样子,只有苏老太爷看到他的字时神态平和,甚至还颇有赞赏。苏轼因和王安石政见不和,被改革派打压,尤其是变法成功后,晚年似乎很是不如意,在这里他的风评并不是太好,很多人因为王安石的原因对他诸多毁誉。不过老太爷的书房里倒是收藏颇多苏轼的作品,这又是一件对时下文人来说匪夷所思的事。

  从种种迹象来看,苏老太爷确实是个另类的人。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