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9章 反雷达导弹_红警之大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特勤队也正是唯一有过发射“吐舌企鹅”导弹经验的部队。

  武器名称:吐舌企鹅-2反雷达导弹

  建造资金:220000

  弹长:3。05米;

  弹重:177公斤;

  弹径:203毫米;

  翼展:706毫米;

  射程:28。8公里;

  飞行速度:2马赫;

  战斗部:爆炸破片战斗部;

  战斗部重量:47。5公斤;

  建造时间:45分钟;

  说明:一种空地反雷达导弹,吐舌企鹅可能接收敌军防空雷达辐射的电波,而本身不发射电磁波,并根据防空雷达的方位和参数制导导弹的飞行。

  实际关于“吐舌企鹅”的研发,经历了很多波折,早在1941年,吐舌企鹅-1就已经研制成功,但其导引头所搜寻的频率被调整到了一个固定的范围,所以一旦敌方部署一台采用不同频率的雷达,就需要研发一种安装不同导引头。其次吐舌企鹅-1的导引头并不能万向旋转,视野固定且受相当大的限制,所以第一代“吐舌企鹅”需要在探测到之前非常完美地对准敌方雷达。即使这样,一旦敌方雷达及时关机,吐舌企鹅就会立刻脱扣,进入无目标弹道运动状态。

  直到第二代吐舌企鹅研制成功,安装了能搜索多频道的导引头,并在战斗部中引入了一种白磷目标指示仪以标记冲击点。

  在经过多次实验后,吐舌企鹅-2被允许服役。陛下特殊批示,“吐舌企鹅-2的存在列为帝国军最高级机秘。”还特意将皇家空中特勤队的一个“猛龙”中队战机机翼最外侧的挂架进行改装,以能够发射空地型的吐舌企鹅-2。

  冥冥中,这一切似乎都是在为吐舌企鹅-2空地反雷达导弹在直面罗陀的一鸣惊人而准备。

  英军在直布罗陀的防御部署一直是重点针对海面上的,在地峡区的防御则是以地下工事为主。直布罗陀不足六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也决定了其雷达站、机场以及指挥部等重要目标过于集中。

  这给盟军的空中打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岩山顶上的英军雷达站收到信号,紧急通知机场上随时待命的“闪电”起飞拦截后不足一分钟,特勤队“猛龙”中队就已经利用地型追踪雷达的优异性能,低空突进到直布罗陀北部的攻击范围内,在后面的主攻机群发动打击前,就发射了32枚吐舌企鹅-2,在第一时间击毁了岩山顶上和机场跑道末端的英军雷达站。

  根本没有想到汉军居然有专门针对雷达的导弹,英军的防空体系在极短的时间内就陷入了半瘫痪状态。在随后的防御中,要塞中大量的高炮群只能依靠目测进行反击。

  这极大的制约了英军的防空能力,而紧急起飞的四架闪电,在一直在机群上方戒备的八架猛龙的打击下,也基本没有起到太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