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2章 蝗灾(二更)_农家福妻养包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羡顺着窦少东家手指的方向望去。

  半空中,‘乌云’密布,如沙尘暴一般侵袭而来。

  “是蝗神!”李管事先认出来。

  林羡刚猜到‘蝗神’为何物,一只蝗虫就落在她肩头,李管事神色有些不好:“怕不是南边闹了蝗灾。”

  这个想法刚出口,又被他自己否决:“如果真闹了蝗灾,朝廷不会不发布诏令。”

  “那要是下面官员隐瞒了灾情呢?”

  林羡也道出自己的猜测。

  眼看就要入冬,地里没粮食,闹蝗灾的时机不对。

  而且,这些蝗虫是从南边飞来的。

  林羡想到孙大海讲的南边流民在作乱,或许就是蝗灾导致饥荒,当地百姓颗粒无收,走投无路之下,才引发大规模的暴动。

  李管事面色越发难看:“倘若南边真闹蝗灾,如今蝗虫过境,恐怕不出三天,刺史大人便会让雁峡关的守军关闭城门。”

  “临沂城不打算收容流民?”

  窦衍替林羡解惑:“雁峡关是咱们大魏的关卡要塞,也是京都最后一道防线,若让流民涌入,金陵势必受影响,就算刺史大人不下这道令,驻守雁峡关的那位将军也会这么做。”

  李管事又道:“如此看来,老朽也得尽快赶回临沂城。”

  林羡生活的和平年代,从未发生过这类饥荒,却也知道饥荒带来的后果。

  不说远的,建国前那次饥荒,就死了将近半省的人。

  林羡也从李管事的话里得到另一个信息。

  一旦发生饥荒,百姓须留在原籍。

  “这是当今圣人登基后,向各州府颁布的诏令之一。”

  李管事看出林羡不了解大魏律法,一路上,特意说与她听:“圣人下这道诏令,是为更好地赈灾,可很多人还是不听,依然拖家带口往别处跑。”

  林羡反问:“那要是朝廷赈灾不及时呢?”

  这是个没飞机的冷兵器时代。

  物资运输困难重重。

  再加上官吏一层层的剥削。

  叫灾民留在原地,等于让他们等死。

  在林羡看来——

  古时候,发生重大灾情,让老百姓留在原籍,不过是上位者巩固皇权的做法。

  “这些年,倒是还没发生过蝗灾。”

  李管事说着,忍不住叹息:“就怕饥荒过后,疫病横生。”

  涉及政事,李管事不敢再多谈。

  回到家,林羡也把治惊风的法子告知李管事。

  拿着自己用鸭毛笔辛苦记下的方子,李管事那叫一个如视珍宝。

  当林羡提出不可把来源外传,李管事毫不犹豫就应下,“先生放心,老朽既知先生喜静,绝不给先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说着,从怀里取出一块两指宽的桃木牌,弯腰递给林羡:“老朽的主人说,给钱财怕辱没了先生,特意奉上惠民药局的挂牌一块。”

  林羡:“……”

  其实你们可以辱没我的。

  可惜,李管事听不到她的心声,“从今往后,只要在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