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2章新年新发展_大唐古武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前种植要多四成收获。

  所以今年一开始,首先就是整理地,先把田地翻一遍,借着最后的寒冷,冻死地里的虫卵。

  然后选种,育种,一个冬天收集的草木灰,动物粪便,拌和在一起,增加田地肥力,可以预计,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

  虽然现在百姓不是很相信,如此麻烦的种植,能增产多少,不过出于对官府的信任,还是都照着去做。

  只有有眼界的商人,世家,官员,都跟着,或者派人跟着学习,相对来说,所有人对两州的蔬菜,比粮食更加感兴趣。

  在去年,两州收获最多的,一种叫做胡萝卜,从西域胡人手中传来,所以叫胡萝卜,不但产量高,而且生吃,熟食皆可,味道甘甜,保存时间长,深受百姓喜爱,连有钱人家,都喜欢换着花样吃,谁让这个世界甜食较少呢。

  第二种同样是西域传过来的,叫做冬瓜,不过不是现在大唐的这种很多毛的冬瓜,而是一种个头巨大的冬瓜,最大的有一两岁孩童般大小,虽然味道一般,但是个头大就弥补了所有缺点,最关键的是,几乎能保存一个冬天,对于绿色素菜缺乏的冬日来说,可是难得的佳品,据说年迈的太上皇,最喜欢吃的就是岳州的冬瓜,金瓜。

  没错金瓜也是西域传过来的,高产量,味道香糯,最主要的是这两种蔬菜,不占田地,房前屋后,田边,土边,都能种植,还不需要怎么管理。

  按照老百姓的说法,这如果是灾年,完全能够养活一家人,虽然没有主食那么经得住饿,但比粗娘美味。

  说到高产,一种原本在蜀中不被重视的东西,在岳州发扬光大了,佛手瓜,也叫土耳瓜,葫芦瓜,种在树下就行了,它的蔓藤自然就缠绕树上,结的果实累累,非常之多,而且结果时间长,能够持续数月,最主要的是,只需要第一年种下种子,以后都不用怎么管理,每年就能收获。

  粮食就是硬货,无论是百姓,还是世家大族,对于粮食,那是孜孜不倦的追求,百姓只考虑自己目前生活的粮食,而世家大族,总是像快要过冬的松鼠一般,尽可能的储存粮食。

  所以司徒长风弄出来的几种素菜,才是那么的引人注目,可惜现在种子有限,出了长安要去一批,其他都在两州。今年两州目标,是把洞庭湖里面小岛,都种上茶树和蔬菜,尤其是冬瓜,金瓜,就算坏的,也可以丢进鱼塘喂鱼。

  其实开发岛屿,这也是司徒长风不得已而为之,洞庭湖中,最多的就是芦苇荡,而芦苇荡太多了,滋养蚊虫就多,加上水田里面的蚂蝗,所以造成百姓病痛多,所以尽可能的规划芦苇荡,迫在眉急。

  而规划芦苇荡,是因为司徒长风从神雕中带回的造纸术,宋朝文人辈出,地位非常高,带动的就是文房四宝大力发展,这造纸术自然就得到空前发展,利用各种植物,做出优良的纸张,而芦苇只是其中之一,既然有此先天条件,自然要好好利用,只是遍布洞庭湖,又太多了一些,不但让水路不清晰,还有副作用,所以需要规划。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