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一更·跨越海峡中_抱上鱼尾巴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鱼们的前行并不顺利。

  汹涌的海浪随时可以掀翻人鱼,他们必须紧紧地抓着彼此的手,奋力和海浪对抗。

  从于归洋的角度看去,可以看到十几条人鱼组成的第一纵队,用自己的身躯破开海浪。

  而在他们的身后,是第二纵队和第三纵队,他们是第一纵队的替补。

  一旦第一纵队的人鱼感觉到体力不支,就会示意身旁的同伴,让左右两条人鱼补上他的空缺。

  他就可以去往第二纵队,让第二纵队的人鱼顶替他的位置,而他就可以在第一纵队创造的安全区域中恢复体力。

  除了这三个纵队,还有负责运输食物的后勤部队。

  每一条人鱼都各司其所,再也不像是之前那样无脑乱冲。

  迪雅从第一纵队退居第二纵队,接过菲毛递给她的鲑鱼大快朵颐。

  这已经是她不知道第几次庆幸自己闯入虎鲸海域的决定。

  如果不是她打定主意要跟着池渊部落,她就不会遇到小人鱼,更不可能学会这种轮换的战术。

  不出意外,再过两个小时,他们就能抵达白令海峡,准备真正跨越白令海峡了。

  如此喜人的进度,全靠小人鱼教会他们这种神奇的办法,她实在无法想象,怎么会有小人鱼这么聪明的人鱼,这一定是奇迹

  她转过头,深深地望了一眼池渊怀抱里的小人鱼,遥遥地将鱼尾探向胸口。

  谢谢你,我的主人。

  要是于归洋知道自己在迪雅的心中等同于奇迹,大概会燥得不行。

  其实这个办法并不是他首创,他是从大雁身上得来的灵感。

  自从第一次海上风暴来袭之后,他就一直在思考怎么样才能让池渊部落的族群更加安全地挺过海上风暴。

  尤其是第二次,他亲眼见证了迪雅部落损失惨重,虽然最后人鱼们都平安无事,但这无疑给于归洋敲响了警钟。

  虽说他没有亲眼看到迪雅部落的人鱼是如何探路的,但从他们被风暴卷到白令海各处的情况来看,必然是站位分散,不够团结的结果。

  都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可没听说哪里的防风林是只有一颗两颗树就能形成的。

  防风林之所以能够抵御强风,是因为它们的结构能够减弱风力,让风被它们繁密的枝叶所遮挡或引导。

  有没有办法让人鱼形成像防风林那样的结构呢

  于归洋想到了大雁。

  在长途旅行中,雁群往往会保持整齐的队形,时而排成“人”字形时而排成“一”字形。

  这是因为头雁拍打翅膀,可以产生一股向上的气流。

  后面的大雁紧随其后,便可以利用这股上升气流,达到省力的效果。

  等到头雁体力消耗得差不多了,它就会和身边的大雁交换位置,从而恢复体力。

  而这一只大雁就成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