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五章 道统_明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给面子的,是赵南星。

  在东林党人中,魏忠贤最喜欢赵南星,因为赵南星和他是老乡,容易上道,所以他多次拜见,还人前人后,逢人便夸赵老乡如何如何好。

  可是赵老乡非但不领情,拒不见面。有一次,还当着很多人的面,针对魏老乡的举动,说了这样一句话:宜各努力为善。

  联系前后关系,这句话的隐含意思是,各自干好各自的事就行了,别动歪心思,没事少烦我。

  魏忠贤就不明白了,王安你们都能合作,为什么不肯跟我合作呢?

  其实东林党之所以不肯和魏忠贤合作,不是因为魏忠贤是文盲,不是因为他是无赖,只是因为,他不是王安。

  没有办法,书生都是认死理的。虽然从本质和生理结构上讲,王安和魏忠贤实在没啥区别,都是太监,都是司礼监,都管公文,但东林党一向是做熟不如做生,对人不对事,像魏忠贤这种无赖出身,行为卑劣的社会垃圾,他们是极其鄙视的。

  应该说,这种思想是值得尊重的,值得敬佩的,却是绝对错误的。

  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政治的最高技巧,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妥协。

  魏忠贤愤怒了,他的愤怒是有道理的,不仅是因为东林党拒绝合作,更重要的是,他感觉自己被鄙视了。

  这个世上的人分很多类,魏忠贤属于江湖类,这种人从小混社会,狐朋狗友一大串,老婆可以不要,女儿可以不要,只有面子,是不能不要的。东林党的蔑视,给他那污浊不堪的心灵以极大的震撼,他痛定思痛,幡然悔悟,毅然做出了一个决定:

  既然不给脸,那就撕破脸吧!

  但魏公公很快就发现,要想撕破脸,一点也不容易。

  因为他是文盲。

  解决魏朝、王安,只要手够狠,心够黑就行,但东林党不同,这些人都是知识分子,至少也是个进士,擅长朝廷斗争,这恰好是魏公公的弱项。

  在朝廷里干仗,动刀动枪是不行的,一般都是骂人打笔仗,技术含量相当之高,多用典故成语,保证把你祖宗骂绝也没一脏字,对于字都不识的魏公公而言,要他干这活,实在有点勉为其难。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斗争,不至于被人骂死还哈哈笑,魏公公决定找几个助手,俗称走狗。

  最早加入,也最重要的两个走狗,分别是顾秉谦与魏广微。

  顾秉谦,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坏人。

  此人翰林出身,学识过人,无耻也过人,无耻到魏忠贤没找他,他就自己上门去了。

  当时他的职务是礼部尚书,都七十一了,按说干几年就该退休,但这孙子偏偏人老心不老,想更进一步,大臣又瞧不上他,索性投了太监。

  改变门庭倒也无所谓,这人最无耻的地方在于,他干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为了升官,顾秉谦先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