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预要与天下为敌_穿越明朝成天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最后迎来的是什么,是宫女差点勒着嘉靖的脖子,差点将其活活勒死,是睡觉之时,宫殿里起了大火,差点活活被烧死。

  这才有了之后几十年不上朝,躲在后宫中炼丹的嘉靖中后期。

  即使嘉靖用权谋将官员们玩转于股掌之间,却再不敢去轻易触碰军权。

  万历时期日寇攻取朝鲜,明朝援朝抗倭之战前,万历绕开了文官集团,直接特旨任命李如松为总兵官,期望培养自己在军队中的亲信。

  最后却换来李如松在一次与蒙古人作战之时,意外战死。

  可见其中的水有多深。

  在熊廷弼定定的目光注视之下,王在晋却没有再有任何表情。

  事实上,在来沈阳的路上,看到了陈策的圣旨之时,王在晋便对这一切有所预料。

  此时的他,眼中只有满满的感动和感激,因为他懂了,读懂了朱由校派他来辽东的意图不仅仅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这其中还有一层护佑。

  没错,护佑。

  首先,朱由校要想掌控兵权,那么和文官集团最直接对线的便是兵部。

  兵部有尚书,和左右侍郎,基本就已经是兵部的一把手,二把手和三把手了。

  最开始登基的时候,朱由校直接掀起大案,其他高级高官一个没有落网,侍郎级别的只有兵部左侍郎孙居相。

  当时的孙居相还监管着京营,孙居相若在的话,将会为朱由校整顿京营添加一层困难,这才是要首先除掉他的主要原因。

  孙居相之后,便再没有设立新的左侍郎,也没有再设立新的京营协政。

  现在又将兵部尚书黄嘉善逼走。

  却独独把身为兵部右侍郎的王在晋派遣到了辽东为巡抚,没有罢他的官,没有寻找理由治他的罪,反而是调离。

  不再需要王在晋到时候左右为难,是该站在朱由校这一边,还是文臣的那一边。

  这何尝不是一种保护。

  现在兵部的三个高官都已离职,兵部属于群龙无首,再难对朱由校掌控兵权形成有效的掣肘。

  读懂了这些后,王在晋深呼吸口气,扭头看了看还在盯着自己的熊廷弼,语气认真的问道。

  “你呢,你也要走上这条路吗?”

  熊廷弼不知道王在晋为何会如此神情,只是坦然一笑。

  “我不是已经走上了吗?”

  王在晋一愣,想到了熊廷弼现在的处境,和他所做的那些事,点了点头。

  “确实,你已经站在这了。”

  王在晋自然知道熊廷弼所指的是什么。

  朝中的那些大臣和在京的勋贵们主张用辽人守辽土的目的,便是期望再培养出一个李成梁来,能够相互勾结,获取利益。

  不仅朝中的大臣们这样希望,即使辽东本地的将官土绅们也这样希望。

  辽东本地的将官土绅们即使吃不到大头的利益,平时和建奴搞点走私,贩卖些粮食,也一样肥的流油。

  可偏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