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孙承宗_大明辽东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今河北)人。明末军事家、教育家、学者和诗人。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明末的文坛领袖。曾任兵部尚书、辽东督师、东阁大学士等。

  孙承宗是一个标准文人,但却是军方的大佬,文官带领军队,自宋以来深恶痛绝,简直是恶心到爆的制度,但是这位孙老却是为数不多的闪光点,可以这么说,孙承宗一死,大明气数已尽,作为一个王朝回光返照般的贤臣,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是有一席之地。

  他现在是辽东和山海关一带的最高长官,而且是文官,是帝师,是阁老,位及人臣,就是说的他这样的人

  身份如此显赫的宋承宗在辽东可想而知是多么牛掰的存在,自己运气不错刚刚来到大明,就能够见到这位封疆大吏,王羽不敢怠慢连忙随着朱厚思来到了官厅。

  王羽乃是士子,见了如此高官应该叩拜才对,可是他不理这一茬,而是恭恭敬敬抱拳以学生之礼拜见。

  官场,其实官做得越大越不在乎这些虚礼,显得虚怀若谷平易近人。反而是那些小芝麻官怕别人轻视,故意端着。宋承宗大人见到一身儒服打扮的少年郎,心里有些喜欢,对王羽口称学生以师礼参见毫不在意。

  他老人家对王羽这么一个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秀才相公,能够带着四个家丁斩杀三个建奴有些难以置信。他有些好奇开口问道:“汝是广宁府士子可有凭据?又如何流落到此?”老大人干练开口就直奔主题。

  王羽道:“回禀大人,学生有大明广宁府告身为凭。学生家二十余口,苦盼王师不至,与今年正月举家西逃,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建奴一路追杀不肯剃发做奴才的汉民,学生家里二十人都死在逃亡的路上,学生的父亲也是有功名在身的士子,他也没有能够幸免。”

  说罢王羽满含热泪,哆哆嗦嗦的从怀里掏出父亲和自己的告身双手举过头顶呈给宋承宗袁督师,这里王羽虽然有些表演的成分,但是前主的记忆已经被王羽全盘接受了,那些记忆已然成了他的梦魇,每次想起都是悲愤莫名浑身颤抖,此刻倒不是完全装出来的。

  旁边赞画(军队里的文官相当于参谋)将军吴襄接过仔细看了看,对宋承宗点头示意。

  宋承宗大人看着情绪激动的王羽唏嘘不已,安慰道:“汝乃大明忠良,建奴罪恶滔天,本督师一定会收复失地,为汝家报仇雪恨。却不知汝如何能够斩杀建奴马甲数人?”

  王羽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道:“回禀大人,学生带着四个家丁逃到这里,因家破人亡已经了无生趣,想跟建奴拼命。只是建奴弓马娴熟非我等能够击杀,故而学生设计了机关引诱建奴,果然成功。”

  官厅里的文官、武将都看到王羽只是一个文弱的读书人,都不相信就凭着他那个单薄的身板就能够斩杀建奴马甲,现在听了王羽的解释都来了兴趣。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