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5章 两道圣旨_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中能够调动的人马绝对已经超过二十万,而且莫要忘了,燕云十六州境内的大部分府兵,大概只要武大称王,也就俯首称臣了。

  何况,他宋徽宗心里头门儿清,四海镖局的人马全都是阳谷、梁山晁盖、摩尼教方腊以及河北卢俊义组成的,随时都可能留在燕云境内为武大效力。

  这样的情况之下,宋徽宗拿什么去讨伐武大的燕云十六州?

  如今宋徽宗是悔不该当初看不起那些江湖草莽之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委实没想到,武大将这些江湖势力集结到一起,居然会如此的难缠。

  而且,宋徽宗心知肚明,大宋境内的各大作坊以及钱庄,都隐隐受到武大的制衡,毫不客气的说,武大还掌控着他大宋接近一半的经济命脉,这也是当初宋徽宗之所以要讲武大与童贯一起铲除的原因之一。

  只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他非但没能铲除武大,反而刺激了武大的崛起,变相的助长了武大在燕云强势称王。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是谓宋徽宗是也!

  大宋朝廷为了如何处置,确切的说是如何对待如今的武大,已经吵了许多天,可惜依旧吵不出任何名堂。

  宋徽宗很是怀念以前以蔡京为首的文官,与以童贯为首的军方大吵大闹,虽然很烦,可起码能拿出一个明确的主意来,可现在呢?童贯死了,童系的梁守道等人人人自危,不置一词;而蔡京那只老狗打着闭门养病的旗号,根本就特娘的不上朝,朝堂上只剩下一些无用之人。

  而最新崛起的周侗与宋江一系的官员,为了避嫌,根本就不谈论武大,闭口不言。

  宋徽宗……怎是一个纠集了得?愁的头皮屑唰唰的掉啊!真事!

  今日朝堂之上又吵了半个时辰的废话,宋徽宗终于怒了,拂袖而去。

  回到御书房后,宋徽宗思索了许久,终于做出了决断。

  “来人,传旨,封……原陈留县子武植为……燕王!命礼部立kè

  拿出一个章程,该有的尊荣,一应礼数,不可短缺!”

  ……

  与宋徽宗同样尴尬的,还有辽国那位皇帝陛下。

  武大在葫芦口大破辽军之后,便派人给他送来了一封信,信里的内容很简单,大体意思就是说,有我武大在燕云自立为王,大宋就不可能畅通无阻的挥师北伐,有了这层缓冲地带,你大辽就烧高香吧,少来撩拨我,赶紧********的去收拾金国吧。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你好我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这话说的是大实话,可堂堂一国之君,如何能受的如此轻佻的言语挑衅?

  何况,武大还把他大辽的钱袋子燕云十六州给占据了?

  但是辽国同样很纠结,他们必须派大兵先去抵挡金国的攻势,在南院大王战死后,辽国根本不可能调用数十万大军讨伐武大,所以辽国皇帝陛下一怒之下,便将圆圆姑娘唤来,下旨去刺杀武大。

  只是很可惜,他派出去的那些刺客,一去不返,且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

  没有消息,自然便是最坏的消息了。

  辽国朝堂之上商议了许久,最终只能与宋徽宗一样做出了一个同样的决定。

  “传旨,封……武植为……燕王!”

  wwwcom,更新快、无弹窗!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