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81章 招揽_从明末腾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举止失措。有记载说他已接受李自成的招降。只是在还没有完全公开之时,又陆续得到父亲被关押拷掠和爱姬被霸占的消息。有说是,他还勉强能接受父亲的遭难,却决不能接受爱姬的受辱。

  他明白自己是处在清和李自成两大势力的夹缝之中。无论是出于父亲滞留京城的考量,还是从他与清拼杀了十几年的仇恨来看,他归降大顺才是顺理成章的。可是三十二岁血气方刚的青年武将在斩了李自成的使节并口出“李贼自送头来”的狂言后,就自断了这条应该走,并且本来已打算走的路。

  可是尽管如此他对降清仍有顾虑,以至在获悉李自成起兵后曾想自戕以了断一切。然而当他面对现实后,只得走出向清搬兵的招数。

  然而后续的发展并不如忠直的明朝旧臣所想。清以大明臣属的名义公开寻找崇祯之子,声称会将崇祯之子奉为正统,令其即位。却又自食其言,将明朝旧臣和内宫老太监都认定是崇祯第三子朱慈炯的人处死,并称此人是假冒的崇祯后裔。

  自此明庭失去了正统的继承人,明室的诸亲王都缺乏正统性和号召力,南明小朝廷也不得不走向了衰亡之路。此时的三大降将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三人已是骑虎难下:清廷已经坐大,只有协助清廷消灭南明,才能保他们家族的平安,并消除他们降清的道德危机。

  明室虽从未薄待过吴三桂,身为降将的吴三桂却不得不积极的消灭南明,并最终手刃永历帝以向新主子表忠心。

  到底是吴三桂因一个女人投降了清朝,还是李自成、刘宗敏因一个女人而失去了到手的nn,谁自种了更大的悲剧和遗憾,实在一目了然。

  此前吴三桂多次受清朝劝降却未同意,而吴三桂因陈圆圆反李,有人提出“借清兵进关,共歼李贼”。

  然而事实上,他未能全力救君,也放弃李自成的和解而导致父亲和全家被杀,最终一心复仇。

  不过看在山海关这么多明军将士份上,天波后来还是同意了张参谋的提议,并且亲自写信给魏豹,招揽吴三桂。

  毕竟现在没有李自成进京!

  皇太极拉拢吴三桂?在山海关内的安全局是清楚的,就像上面所说?要是同意?早就同意了。

  还有一件事情要说明下,吴三桂的舅舅可是在清国了!

  吴三桂听到魏豹这句话后?发现内心反而平静了,他不是当初那种毛头小子了,天下大事,他有自己的理解。

  华夏国,大明,清国?

  最终谁会一统?

  本身吴三桂自己就能文能武,对待这些情况,内心早就有打算。他名下还有六位儒生,分别是李友松、谭邃寰、刘泰临、刘台山、黄镇庵和高选。

  他们时常在一起讨论,天下大事!

  得出的结果就是?华夏国!

  首先从军事上面来说?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