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四 双管齐下_穿行宋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林率领大梁的两支舰队起锚远航,准备从海上突袭登州、莱州等沿海地区,进一步扩大大梁国的地盘。

  另外李纲等人的兵败,大宋朝廷有所反应也需要一段时间,倒是适合在梁山泊中休养生息多时的沂州闪亮登场。而且水泊所在的地方就在濮州、鄄城左近,趁机发动突袭的话或许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想到就做,杜昱利用传送门来到梁山泊之中与吕方、扈成、欧鹏、马麟、陶宗旺、蒋敬等人商议出兵一事。

  得到梁王的允许他们自然非常高兴,要知道他们追随大王的日子不短仗也没少打,可惜立的功劳全是为大宋朝廷,对大梁的贡献几乎为零。

  也正是因此官职、地位上比不过梁山泊的老兄弟,要说吕方、扈成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不愿意错过任何立功的机会。

  很快他们便在杜昱的帮助下悄然登陆,在原来的独龙岗悄然集结兵力,直接平推了郓城县,沿着官道直奔濮州。

  濮州知府喻珍震惊于朝廷大军的战败,心知情况不妙早早做好了准备,不要误会他不是想做大宋的忠臣誓死守城,而是收拾好细软把官袍一脱直接带着家眷偷偷跑路了。

  守将阎邈一脸懵逼,他怎么也没想到前线传来大军战败的第三天顶头上司率先逃跑,连维持城中秩序的人都没有了还怎么玩儿。

  他心中一狠,反正自己也不是第一个背叛大宋的将军,听说青州、淄州那边投降的不少,多他一个也不多。这货干脆将麾下的大小军官召集起来陈述利害,决定率军献城。

  吕方等人倒是捡了个便宜,刚刚来到濮州便兵不血刃接手一座城池,再接收濮州之后他们并未停下脚步,而是顺势向南进攻鄄城。

  许贯忠和卢俊义的豹滔军尚在路上就得知梁王已经派出一支奇兵率先攻占濮州等地,豹滔军的行军路线因此要做些微调,不过大方向还是不变的,依旧一路向南争取拿下汴梁城的东部地区。

  此时再看大宋朝廷,当李纲战败的消息传到汴梁城立刻引起一番轰动。

  京都的人都知道李纲带去的是禁军中的又一批精锐,原本想着即便不能将大梁国的军队击退也能对峙一段时间,给朝廷带来喘息的机会。等童贯在江南平叛成功率领战力最强的西军返回,汴京也就安全了,那时再讨论反攻也不算迟。

  可惜无情的现实打碎了大宋君臣的幻想,李刚的军队从组建到进兵齐州再到兵败也不过三十余天的时间,五万大军只坚持了一个月出头,按这个速度大宋危矣。

  现在的赵佶已经没有了那份艺术家的从容淡定,他心中明白齐州距离汴梁城并不远,而在李纲带走部分精锐之后朝廷更是无人可用。

  目前这种危局之下,怕是连李纲那样心怀朝廷的勇敢之人也没有了。到了此时他终于怕了,晚上睡不着脑子里浮现的都是杜昱那封‘国书’对他的骂声。

  不过再怎么心绪难平也要面对现实,大宋君臣眼前的只有一个问题,下一步该怎么办。

  有人主张继续派出禁军迎敌,哪怕拖一拖时间也好,主意倒是不错不过心中怎么想的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也有人提议让官家到江南‘督战’,先去和大宋最强的军队汇合再做打算。

  赵佶别的事情并不在意,听到这里他倒是眼前一亮,既然汴梁城已经不安全了还不如先到江南避难,看看局势的发展再说。

  至于汴梁城那是大宋的帝都,即便要丢也不能丢在他的手中。于是他便与王黼、李彦等人商议将皇位‘传’给儿子赵桓。

  杜昱没想到豹滔军俘虏了李纲却依然没能改变背锅侠的命运。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