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获_穿行宋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黄不接的日子还能有口饱饭吃太不容易了,尽管这是他租种二十亩官田换来的,尽管然后要还。

  他的三个儿子毕竟是小孩子心性,拿上窝头吃得香甜,更不忘记到街上去炫耀。一时间馋的村中的孩子鬼哭狼嚎,纷纷跑回家中找家长要吃的。

  郑家村的村民无奈,只好跑过来向他咨询。这些人倒不是不想租种官田,只不过听说必须要按官府的要求耕种不了解的作物和来历不明的种子他们有些担心。‘贷款’粮食是好事,可玩意没种好拿什么还给官府,家中无钱岂不是要卖儿卖女。

  而且这些村民大多胆小怕事,什么事都不敢先出头,这才忍着观望事情的发展。如今见到里正率先做出决定,而且官府承诺的粮食一斤不少这让他们也非常动心,最主要的是大家都没吃的也就罢了,里正家的三个熊孩子拿着窝头到处炫耀他馋人不馋人啊。

  郑山也没考虑太多,对这些父老乡亲他实话实说,表示眼下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不想点办法难道等着饿死?既然大梁官府说道做到又有什么好担心的,与其饿着肚子苦熬还不如搏上一把租种官田,他就不相信官府还能自己坑自己让他们这些佃农种不出粮食来。

  郑家庄的村民听了以为说的有理,于是纷纷学着郑山到官府去报备,领下临近他们村子的官田来耕种。

  他们也成沧州府第一个全部认领‘官田’耕种的佃户村。在这个年代还有是很多人不想冒险宁可相信地方上的富豪和大户的,而且大梁强制的五成佃租也让他们多收了两成,比起往年已经算得上好日子了。

  郑家庄成了典型,还被知府程雷亲口表扬,一时间倒是出了不少风头。不过旁人最羡慕的不是他们得到的夸奖,而是官府‘贷款’给他们的玉米面。

  过了一段时间到了耕种的季节,果然官府派下吏员指导他们用新方法种庄稼。不但有他们熟悉的麦子,还有一些不了解的根茎作物。

  而且为了防止官田缺水,大梁的官府更是派人在田间用古怪的器物打下一口又一口的水井,郑山等人原本还不看好哪些作物。但看到哪些水井之后,他们忽然对租种官田感到庆幸起来。

  果然,日后哪些庄稼长出秧苗之后就印证了他们的想法。对比起周边村落种出来的麦苗,官田的麦子长势更好秧苗也更粗壮,那绿油油的一片简直能把人心照化。

  农民就没有不爱庄稼的郑山等人更是如此,对自己租种的田地更加用心照看起来,他们觉得那是人生的希望。

  如今到了收麦的季节,再看官田与那些大户人家麦田的对比就更家强烈了,郑山粗略估算一下按照往日旧法耕种的小麦最多也就是丰年景象,一亩能产一石左右。而自己租种的官田看着麦穗的大小至少也在三石左右。

  可能他们在官府的帮助下将小麦收回家中的时候还是大吃一惊,郑家庄的村民怎么也没想到当初官府强迫他们种植的麦种竟然如此高产,亩产竟然达到了骇人的五石左右。

  去掉交给官府的佃租和还掉的粮食‘贷款’,仅仅是麦子的收获就能保证他们吃到明年这个时候还有盈余。

  郑山一算,这要是再算上田地里仍未收获的那些作物,今年岂不是能过上一个肥年,给孩子做套新衣服给媳妇扯上几尺布的盼头也有了。再想到大梁官府早就对他们说过,想卖粮直接卖给官府即可,价格公道不说还不会耍花招欺诈百姓。

  如此亲民爱民的官府,郑山觉得比当初的大宋要强出十倍不止。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