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章 失守_将军好凶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杀得胆颤心寒,放下刀盾哭喊着乞命,但攻城甲卒残酷无情的将锋利、冰冷的长矛捅进他们的胸膛,带出一蓬蓬血流在夕阳下飞涌、喷|溅。漫山遍野都是“屠城!屠城!屠城!”的呐喊声,丹江的流淌声却是那样的无力呻吟……

  姜平带着几名斥候藏在城外的山坳里,居高临下目睹虏兵杀入上洛城中,心里很不好受,这时候有数百守军从南城门奋力杀出,往丹江右岸的滩地突围。

  不过,很快数百虏骑从上洛城东码头方向,快速扑杀过来,意图将突围的守军拦截在城下予以歼灭。

  从上洛城往东南方向一直到商洛城,乃是丹江上游流段在东秦岭深处、地势最为开阔的河谷地区。

  两城之间的丹江流段约九十里长,沿岸谷宽丘浅,地势平坦,丹江干流迂回蜿蜒,形成一系列开阔的湾道谷地,沿岸村寨栉毗相连,乃是商州最为富饶的川塬地——除此之外,商州境内绝大多数地区都是东秦岭的深峡险岭。

  商洛旧名坞,卫鞅封邑于此,改名为商,又称商於,世人遂将丹江这段绵延九十多里、左右约十数里纵深的河谷地区又称为商於塬;又将起始于渭南蓝田、终止于南阳内乡、横穿东秦岭、连接秦楚的八百里古道,称为商於古道。

  在攻陷蓝田之后,数万陕西敌军兵分两路,一路奔洛水上游的洛南而去,一路就直接踞商於河谷西北段的上洛城而来。

  由于商於塬的地形特点,姜平很难想象杀出城的千余守军有能力摆脱虏骑的纠缠顺利杀出重围,他不忍多看屠城的惨剧,便带着数名斥候往山后的密林里退去。

  天色很快就昏暗下来,虏兵在上洛城烧杀掳掠,四处纵火,在暗沉的夜色之下,陷入一片火海之中的上洛城是那样的刺眼。

  姜平等人披星戴月,从险僻小道赶路,于次日午时赶到商洛县。

  相对开阔的商於河谷,到商洛城东的凤冠山就戛然而止。

  丹江从凤冠山西山脚下绕过继续往东南方向的群岭之中流淌,但接下来的流段沿岸都是飞猿难渡的陡峭峡谷,不再是开阔的浅丘、河谷。

  这一流段的丹江,不仅沿岸没有陆路可供人马通行,河流之中也是礁石密布,难通舟船;却是从商洛穿城而过,往东一条驿道在群山之间延伸,六十里外就是赫赫有关的武关。

  先秦时期的商於古道,是从武关往东延伸,直到南阳西部的内乡县,所行都是陆路,但前朝时藩镇割据,河淮等地不受当时定都关中的朝廷控制,漕路中断,为了更有效的将东南财赋送入关中,前朝在丹江开僻航道一直到荆紫塞一带,再从荆紫寨往武关开辟驿道。

  因此东秦岭之间的秦楚故道,武关以东部分在前朝之后就实际变成两条线。

  而整个商於古道,最为险窄的部分,就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