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章 控股与增产_重生风华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电影里的音乐订单是一份丰厚合约。

  但在丁贤看来,这个生意并不赚钱,反正与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原声大碟相比,那是远远不如的。

  不过有这样一个接触电影的机会,丁贤也不会放弃掉。

  毕竟他去年招募马承邦成立制作部门时,他就规划把制作业务从广播剧扩大到电视电影领域,他可以通过与嘉禾的合作,组建一支搞电影的班底。

  他笑道:“邹老板,我开公司以来,只做过广播剧专辑,对电影不熟悉,你不担心我搞砸了你的票房?”

  皱文怀郑重其事:“以丁老板你的音乐造诣,只会给我的票房添砖加瓦,绝不会拖累。”

  如果丁贤连电影配乐都搞不定,那他制作的专辑根本不可能在美国卖出千万张的销量。

  但事情都有万一嘛。

  皱文怀商量到最后,还是决定先与丁贤签订为期一年的合约。

  丁贤一口答应。

  过几天双方签约的时候,丁贤会让自己团队增加一个条款,那就是在《天才与白痴》的电影里植入随身听广告。

  等皱文怀与丁贤谈拢合作,这才随口提到许贯杰,说许贯杰有片约在身,希望丁贤不要给许贯杰安排太多演出工作。

  上午许贯杰在直营店唱完歌,下午就被皱文怀领回了位于钻石山的嘉禾片场。

  丁贤并没有阻拦。

  他在下午时也离开了直营店,返回位于观塘荣业街的华记电子总部。

  随着电视广告的播送,他也把随身听推向了香江与美国两地市场,仓库里储存的八千台机器根本就不够卖,他必须扩大产量。

  最初时,丁贤是计划增产十万台。

  但随身听的成本过于高昂,从采购原材料到组装成品,每台机器的造价差不多需要四百块港币,十万台就要投入四千万。

  其实荷东公司的储备金可以应付这么多投资,但丁贤还要从道亨银行那里购买华记电子的股份,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

  孟月桢听说他决定增产,还专门找到他,叮嘱他不要增产太多,如果销售遇阻,产品积压下来,几千万港币就要压死在仓库里。

  近期丁贤所做的各种营销活动,促使随身听的销量开始抬头,却还没有出现红火爆销的迹象。

  孟月桢让丁贤谨慎一些,并没有错。

  最终经过权衡,丁贤决定先增产五万台机器。

  与此同时,丁贤也已经说服孟月桢,购入华记电子,控制了这间企业的全部股份。

  “丁生,你要求的财报,荷东已经派人送了过来。”

  刚刚坐到华记的董事长室里,丁贤的助理谢君信就跟进了门,递上一份文件。

  谢君信是谢绍良的亲侄子,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原本供职在美国高盛银行,丁贤收购华记电子后,准备招聘一位助手,谢绍良立刻让侄子离职归家,并推荐到了丁贤面前。

  谢君信的学历相当耀眼,但能力到底怎么样,还有待丁贤考察。

  丁贤知道香江有几位非常有名气的打工皇帝,他原本是想招募这批商界精英,不过既然谢绍良举贤不避亲,丁贤会用谢君信一段时间试试看。

  接过文件,丁贤吩咐谢君信:“去找你叔叔,让他把荷东股权转到华记旗下,今后荷东就是华记子公司,更名成华记荷东,但对外仍旧使用荷东品牌。”

  谢君信领命去办。

  丁贤自顾翻阅文件。

  他最近花掉的资金实在太多,需要一笔笔清点。

  前几日IFPI在报纸上刊登了荷东发行的五张专辑销量。

  《浪子心声》销量1白金。

  《暴风一族》销量3白金。

  《Nardo》销量2白金。

  《万里长城永不倒》销量2白金。

  《心上人》销量2白金。

  这个销量大致没有错,但并不精确,丁贤手上的财报里才有最详细的数据。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