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文历法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祖冲之,于公元四六三年所制定的《大明历》中,首次将岁差引入历法计算。

  此前的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太阳在黄道上每经过一个回归年的运行,又回到上一年的起点上。

  而祖冲之经过周密的观测,认为冬至点每四十五年十一个月后退一度。

  这就使得大明历比其余历法更加周密。

  但是这个值与实际岁差误差还是不小,加上后人不明白根本原理,导致《大明历》很久以后,也因为积累误差过大而被摒弃。

  中国历法,是太阳历和太阴历的结合体,因此几个关键数据,决定着历法是否精确。

  在苏油的眼中,既然祖大大的大明历中,已经用岁差解决历法精度问题;能够还提出了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个闰月的新闰周,比十九年七闰的闰周更为精密;他还计算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应当为三百六十五点二四二八日,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数;那今人理当更胜古人。

  同样的道理,解决了一年时长的问题,还有冬至日的精准测量,这关系到纪年起点。

  以往的测量,都是使用圭表。

  古人利用圭表做每天中午表影长度测量,可以直接决定冬至的日期,因为一年之内中午影子最长的一天就是冬至所在日。

  但是这东西存在极大的误差,大到一二天左右,所以必须通过长期观测资料的积累和平均,使该误差的影响大大降低。

  中国在战国时期产生的四分历,就是用平均积累计算来解决这个问题。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