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发准备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照角度变化出不同的颜色——织出的面料被丝绸商人称为“雨丝”和“月华三闪”。

  这样的丝织品再加上提花暗纹,远看是一件素色单衣,近看才知道多么的不凡,这就是低调的奢华。

  大宋读书人最吃这一套,产品一经推出,立刻在南中国刮起了一场时尚旋风。

  让苏油郁闷的是,自己设计的兰石图样,订单不多,最受大宋士子欢迎的,竟然是——菊花。

  背一身的菊花,这要放后世,多不吉利?!

  没处说理了!

  程夫人发愁的,就是这个的问题。

  小油眼看要去汴京解试,明年要是过了,后年还有进士试,同时子瞻子由有制科试,夫君可能有秘书省职试。

  要是都过了,今后他们,就会在京城和各州郡宦游,回乡的日子少之又少。

  可这么些挣钱的产业,总不能说弃就弃了吧?

  程夫人想想有时都心酸,自己含辛茹苦,培养子弟劝励夫君,最后竟然就是看他们一个个离开自己,远走高飞。

  最后一咬牙,你们都走,连弗儿和二十七娘也走,就留我和八娘守家,给你们搞好后勤!

  可怜天下父母心。

  事情还不能耽误,贡举虽然明年八月十五才进行,但是路上就得两个月时间,到了还有诸多安置,因此今年三四月份就得出发。

  真实历史上,三苏是今年十月,程夫人的服除后才出川的,如今大大提前了。

  别小看这个提前,有风险的,因此得赶在大江涨水前。

  苏油安排了最安稳的大船——眉山二型纵帆船。

  他的事情也很多,别的先不说,资金就是个问题。

  蜀钞好用是好用,可如今辐射范围主要还是西南,加上二林部,然后吴中一部分,大理一部分。

  汴京,怕是没人认的。

  想来想去没办法了,只得搞一船眉山货作为压舱,到了汴京发卖才行。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自己竟然也走上了蜀地读书人狷狭,喜欢带商人逃税进京的路子。

  逃税是不可能逃税的,但是这做派,和那些逃税的一模一样。

  带点啥好呢?

  瓷器是大宗,眉山玉瓷,如今用上了琉璃彩,虽然比不上后世珐琅彩艳丽,但是淡雅的水彩画已经可以在素底上构成了。

  这是青瓷,单色釉,窑变釉之后,眉山瓷坊取得的又一个巨大突破,是新品,先来一底舱。

  然后是永春露,这个是自己生产的,不怕放,越放还越贵。

  提花单色锦,苏洵翻了书,说应该叫“冰纨”,这个也是新品,带上!

  剩下的,就都是一些小件了——文士折刀,眼镜,程舍人墨,彩纸,各种书籍。

  然后才是搬家,其中苏油的零碎最多。

  各种实验器材,模型,图纸,各种化学材料,还有最重要的——泡菜,酸菜,萝卜干大头菜榨菜,各种调料。

  八公足足带着三哥五哥六哥忙活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