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磨合期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还有道隆大和尚,类似辽国和原西夏的国师,当然也得按住。

  好在《五代史》是欧阳大佬修的,他儿子欧阳发就在西京,加上金石名家刘奉世,加上从辽国载誉归来的大律僧正道崇,还有年纪正年富力强的张天师,敦煌考古大班子就算是完成了。

  至于下边的人选,就他们自己去攒局好了。

  ……

  五月,辛巳朔,行官制。

  诏尚书省左、右仆射、丞合治省事。

  辛卯,手诏:“自颁行官制以来,内外大小诸司,凡有申禀公事,日告留滞。比之旧日中书,稽延数倍,众皆有不办事之忧。可速根研裁议,早令快便,大率止如旧中书发遣可也。”

  己丑,三省言:“九寺、三监分隶六曹欲申明行下。”

  帝曰:“不可。一寺、一监,职事或分属诸曹,岂可专有所隶!宜曰九寺、三监于六曹随事统属,着为令。”

  诏尚书六曹分隶六察。

  癸巳,作尚书省。

  戊戌,诏两省官举可任御史者各二人。

  改制后的各最高行政机构,开始运转。

  运转初期的磨合是艰难的,好在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改制弊端已经被苏油给端掉了,那就是人员大量裁减之后导致的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历史上改制后朝廷公文堆积如山无人料理,最终变成了换汤不换药的走回旧路的情况。

  现在虽然还有,却也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不是不能克服。

  因为苏颂、毕仲衍、蔡京等人的强势介入,各部门各科室对自己的工作职责有了清晰的认识和考核奖惩,部门之间的公文往还制度也得到了明确的落实,工作人员并没有被裁减反而是提高了待遇,因此整个三省六部的工作效率并没有降低。

  赵顼那道手诏,有甩锅的嫌疑,因为改制后,最大的瓶颈就是他。

  初期磨合中闹的笑话也不少,还有就是改制暴露出来很多以前积累下来的老问题,现在也要重新清理,三省要一边运转,一边还以前的旧账。

  苏油其实是改制的首倡者,虽然这工作跟他已经没什么关系了,但是思路是他最早告诉了赵顼的。

  也早就跟赵顼打好了预防针,新机床开动,各个工件之间有个磨合期,所以别指望着上来就能干多大的活,也别派大活。

  现在需要稳定,不输原来就算赢。

  等到磨合好之后,才是压担子提高效率的时候。

  因此时机选在五月最合适,等到秋收之后才是政府大忙的时候,到时候就差不多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