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4 钱中书的震惊:他怎么做到的?_书生有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扫视着苏贤与纳兰嫣,他面色大定,显然已有决断:“我也不同意维持原来的交易方式。”

  苏贤眼神一凝,这就是纳兰节的意思?他还是想要那两百万两白银?

  纳兰嫣则大喜不已,面上一幅胜利的表情,笑道:

  “我就知道,你一定会……”

  然而,她的话才说一半,又听纳兰节补充道:

  “维持原来的交易方式,还不够,我大辽愿意再让利一百万两白银,加上那两百万两,就是三百万两,应该足够大梁用于疏浚河道了吧?”

  “……”

  纳兰嫣的话头戛然而止。

  她表情一呆,不可思议的盯着兄长。

  什么意思?

  纳兰节那句“我也不同意维持原来的交易方式”,竟不是同意她的说辞,而是反过来让利一百万两给大梁?!

  足足数息之后,纳兰嫣方才明白过来,她面色一变,抓住兄长的臂膀,瞪眼道:

  “哥,你可是大辽的太子啊,今后整个大辽都是你的,我方才的建议也是为了你好,可你却……”

  苏贤心中则是一松,随即大喜,这个好啊!

  此次出使幽州,若能维持原先的交易规则,苏贤便已算成功,尤其是钱中书失败在前,对比之下,他的名头将更加响亮。

  现在好了,他不仅维持住了原来的交易方式,辽国还主动让利一百万两!

  这是什么概念!

  “多谢太子殿下!”

  苏贤笑着对纳兰节做了个揖。

  纳兰节一把推开拉扯个不停的亲妹妹,恭敬回礼道:

  “苏兄的计划,已体现出了充足的诚意,小王并非不知感恩之人,这小小回礼,万望苏兄不要嫌弃。”

  “太子殿下不愧为读书之人,哈哈哈!”

  苏贤倒也不是看上了那一百万两,一百万两虽多,但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自信可以赚到。

  他所在意的,无非只是名声罢了——

  钱中书摆不平之事,他可以摆平,不仅摆平此事,还超额完成,多得一百万两白银,用这笔钱干什么不好?

  纳兰节此举非常识趣,苏贤十分满意。

  他早就说过,“有利于天下,但损失他个人名声”之事,他不想做。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既能有利于天下,也能博得一个美名,这才是他想干的事。

  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自保的手段,更是他的底线与行事准则。

  他的行事准则与常人不同。

  譬如后世“扶不扶”的问题,苏贤就认为,这事儿若不能为他带来助人为乐的美名,与满足自己同情心的话,千万不能做。

  不然就会惹得一身骚,并非明智之举。

  值得一提的是,个人的同情心,也是私心的一种,本质上与贪婪等欲望并没有任何区别,必须保持克制!

  可能有人会质问,若“不扶”的话,倒地的老人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应该去质问老人的子女或监护人,为什么放任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