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8章 即将县试_我去古代考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读书人中的地位。

  “此句你可看过?”不远处的男子低声问着同窗,自己也算是博览群书了,可依旧不知。

  同窗思虑一番后摇摇头,“不知。”

  不管对方是真心请教还是别有目的,湛非鱼沉思半晌后开口道:“此句出自《傅子》,先贤曾赞此书:言富理济,经纶政体,存重儒教,足以塞杨墨之流遁,齐孙孟于往。”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抓住了提网的总绳,渔网的网眼就会自然张开;抓住了根本,其余的细节就会自然跟从。

  还真知道?钱平潮一笑,满脸真诚的道谢,“多谢湛小蒙童解惑,月前看到此句,百思不得其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仁兄不必拘礼。”湛非鱼面容清和而平淡,没有沾沾自喜的得意,也没有身为神童的倨傲高冷。

  接过胖掌柜递过来的两刀纸,打算离开的湛非鱼脚步一顿,笑着道:“《傅子》一书皆关切治道,阐启儒风,精意名言,往往而在,仁兄可以多读,告辞。”

  书斋里的读书人敬佩万分的看着踏入风雪而去的小姑娘,当一个人的高度远远超越他们,便生不出嫉妒之心,只能仰望。

  钱平潮又回到原位继续看起书来,目光里有冷意快速闪过。

  湛非鱼太过于自律,每日从家中到县学,偶尔迟了便回到官道旁的农庄小住,别说想给湛非鱼泼脏水,连见都见不到她的身影。

  好在湛非鱼每十日便会来文兴书斋买笔墨纸砚,钱平潮这几个月隔三差五的都来文兴书斋看书,偶尔也买点东西,之前也偶遇了湛非鱼五六次,但他一直没有行动,能被县学一众生员认可、称赞,湛非鱼必定有真才实学。

  直到今日,钱平潮才从生僻的古籍里找了一句话出来,他原本想在县试之前再放出一波流言,以此败坏湛非鱼的名声,哪想到湛非鱼竟然能一口答出来。

  “小姐,有什么不妥吗?”何生二十来岁,五官普通,看着憨厚老实,放人群里绝不会引人注意,可他却是殷无衍送来保护湛非鱼的侍卫。

  “《傅子》一书虽没有失传,但上泗县却没有。”坐上了马车,湛非鱼勾着嘴角笑了起来,“他一身寒门子弟的打扮,从哪里能看到这古籍?再者身为勤学好问的读书人,若是有疑惑不解,当时便会询问,何必等到我来书斋。”

  湛非鱼也好,县学的生员们也罢,但凡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不是问同窗便是问夫子,或者询问其他饱学之士,难道还要把问题留着过年不成。

  何生赶着马车,出了县城后这才开口道:“这几日阿暖也发现有人在庄子外徘徊。”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仝府败落,秦家被牵连,但湛非鱼却是顾轻舟的弟子,两家沉寂半年多了,估计是打算在县试时动手脚,如此才能将湛非鱼至于万劫不复之地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