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深潭微澜 静看激流暗涌(下)_大荒尘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数年之久才将万魔窟教徒赶出国境。从此万魔窟淡出人们视线,在西方流金海一域扎根,再不复出。

  执事长老沉思道:“这事虽小,却是有些异常,还是谨慎处理的好。”方丈微笑颔首,其余长老也纷纷点头赞同。

  方丈心生感慨:“此番回来见寺中弟子比之当初又多了不少啊。”

  执事长老欣慰的说:“寺中记名弟子凡七千五百一十六人,内院子弟五百零六人,外院子弟七千零一十人。除五百弟子下山修行,其余皆在山上。”

  方丈也面露欣慰道:“有如此多弟子,云隐寺当可为天下正道之首。这些年真是幸苦你们了。”

  众长老无不摇头道:“寺中香火旺盛,入寺弟子络绎不绝,皆方丈与先祖佛缘所致,我等哪敢居此功劳。”

  方丈微笑,头望向了西南,那是祖师殿所在的地方。

  “凡事能成其大者,皆非一人之功绩,而是数代之操劳,你们功不可没啊。时候不早,我也该去祖师殿拜拜了。”

  方丈起身欲行,众长老陪随,被方丈打住,笑说:“你们就不必去了,难道还担心为师太久没回来找不着路?”

  临走前方丈对执事长老道:“现下寺内弟子已经不少,不免鱼龙混杂稂莠不齐,无论是佛学还是武学须是求精慎广。今后暂且不再收弟子入寺了。”

  执事长老道了声“是”。

  方丈别下众人,独自离开长老殿。

  殿外有青石板铺成的小径向右延伸。这是从东峰主峰到侧峰的一条小道,祖师祠堂就在侧峰之巅。

  这条道玄觉不知走过了多少遍,哪里有一树柳,哪里有一株梅,哪里会转弯向上,哪里有山泉流过,他都记得一清二楚,谁让他两三岁时就踏上了这条路呢。

  一开始只有他与师叔两个人走,师叔走了就他一个人走。后来他有了第一个弟子,第二个弟子,第三个弟子,到最后,是他们七个人一起走这条路。

  从山下走到山上,再从山上走到山下,繁花乱草里走出了偌大个云隐,荒山云隐由是而来。

  如今又是他一个人走上这条路,一切都不曾改变。曾有禅师这般说: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当其彻悟时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他想禅师这般说,仍是分出了个境界高低。在他看来,初时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和此时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别无二致。

  山依旧是山,水依旧是水,而人也依旧是人。玄觉还是玄觉,没有初悟,没有彻悟,他的变如不曾改变。就像他儿时这般走,耄耋之年也是这般走,哪有什么不一样的。

  日已西下,他站在祖师殿门口,心想自己天资平庸、无才无德,兀兀穷生不过转了个大圈,起点与终点相接,到底是修得佛还是未修得佛?

  玄觉苦笑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