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46节 因金疮药的争论_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冲击!

  说起来奥斯曼帝国的制度完善,他们讲卫生,军营里井井有条,他们已经清楚了肮脏是疾病的来源。

  军中设置了医护单位,有医生和护士为伤员们疗诊,还有教士穿棱为伤员服务。

  奥斯曼帝国的医学秉承于阿拉伯,有大医学家拉齐的代表作《曼苏尔医书》和《医学集成》、再有伊本·西那所著的《医典》,都是那个愚昧年代的照世明灯,为人类探索疾病来源,清除疾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公元10世纪的阿拉伯大医生扎哈拉维享有“外科医学之父”的赞誉,他的著作《At-Tasrift》是一部文件柜其数十年医学知识和经验的著作,包括30篇的内容,涵盖了大量临床医学问题,他将外科治疗划分成几个部分:烧灼术、手术切口和放血疗法以及接骨术,现在的奥斯曼帝国也正是按照他的书籍去培养医生,他们使用烙铁给伤口消毒、切割伤员身体以取出铅弹,还有使用令人闻风丧胆的放血疗法,这一招在奥斯曼帝国与白皮中相当流行,平行空间里的美利坚首位大统领华盛顿就是因为生病被放血而死掉的。

  尽管如此,有医冶好过没医冶,也有可能是医治会让不一定死掉的人挂掉,这很正常。

  至于教士,他们给伤员们念经,安慰他们,提供精神力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更多的伤员会死掉,不必伤心,他们回到了神的怀抱中……

  年轻苏丹的脸色苍白,到达伤兵中间,感谢他们为神而战、为他而战、为国而战,鼓励他们好好养伤

  在一处营帐前,他发现一群士兵与医护人员在对峙。

  问起来,原来士兵们要求医护人员给他们的兄弟上金疮药!

  是的,还是汉语读音“金疮药”,念起来是怪声怪调,但词义无误。

  医护人员说那个伤兵的级别不够,轮不到给他上金疮药,那是给长官们准备的。

  “他救了我们三个人的性命!你们不能这样!”

  士兵们与医护人员争论着,原因是那个伤员功大,他在敌人的霰弹打来时及时用盾牌遮挡,救了三个士兵,而自己却因盾牌破碎而受伤,送到伤兵营中,做了手术,取出铅弹后流血不止!

  士兵们要求让他得到最好的治疗,要求上金疮药,遂与医护人员发生争执。

  年轻苏丹干预了这件事情,质问医护人员为什么不用金疮药?!

  医士支支唔唔地道:“金疮药是从那边进口的,数量有限!”

  “那边?”年轻苏丹一时间没醒悟过来,问多一次,顺着医士手指方向,他恍然大悟!

  原来是进口华人的药品,帝国有敕令,不得使用华人的物资!

  年轻苏丹这回没有拿医士治罪,他想起了之前老科普律鲁心疾发作时靠的是华人那边的“救心丹”给救回来的。

  真香!

  这边说禁止东南国的物资,那边使用金疮药给受伤军官们医冶,受伤士兵则没份。

  金疮药实际上就是云南白药啊!

  作为一个正宗的中国人,颜常武很清楚云南白药的作用,也清楚到它的来由,早在他割据台湾时已经派人到云贵那边搜集医方,找寻药材,多年实验,终究得出来云南白药。

  它的面世,让华人受益非浅,帮了大忙,军民广泛地使用云南白药,而且出口给奥斯曼帝国和白皮。

  对国人是畅开供应,对歪国仁采取的是“饥饿”销售,高价出售到国外,爱来就来,结果是供不应求。

  年轻苏丹听完,同情心大起,就下令给予那个勇士上金疮药,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然而他看到其他受伤士兵渴望的目光,他落荒而逃。

  没有那么多的金疮药,只能给受伤的军官。

  受伤士兵伤口的止血,是用烧红的烙铁,放到伤口处,滋的一声,发出了一阵焦臭味!

  lt;通知:因饼家事务较多,不能保持每天出炉两饼,争取每天一饼,如有不出炉无饼供应,敬请原谅!gt;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