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9章 一张花笺_长公主不想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将基础都打好,有什么骂名自己担着便是。

  在顾铮这边,也是一样的道理。

  他是文人,名声更紧要,所以虽然是“对立”,但贺卿总会有意识地将更有利的一边让给顾铮。

  像这回推广基础教育的事,表面上是利国利民,千秋之功,但实际上已经隐隐触动了整个统治阶级,尤其是士族阶层的利益,必然会引来他们的警惕与防备,自然是贺卿来提出更合适,而顾铮作为文官之首,天然就应该站在另一边。

  顾铮显然也了解这一点,所以事先甚至没有跟贺卿商量过,直接在朝堂上提了出来,打了贺卿一个措手不及。

  贺卿当时几乎有种眼前一黑的感觉,气得神志都没那么清醒了。

  但过了一段时间,心平气和了,再来看,就更能够从中看出顾铮的用心。所以贺卿翻了翻手里的奏折,便吩咐道,“请顾先生进来。”

  这几天贺卿跟顾铮别苗头,满朝上下都知道,秘书监的人自然也很清楚。大家都知道贺卿的心情不怎么好,所以出来进去,都是小心翼翼的。就说顾铮来了这种事,也只有邱姑姑和赵瑾瑜敢上前禀报。

  所以此刻听到她这句吩咐,所有人简直如聆仙乐,脸上都露出放松欢喜的神色来。

  “我记得当初要修造铁路,顾先生是反对得罪激烈的。如今主动提起这个计划,莫非冶铁厂的出产已经足够了么?”贺卿让人赐了座,公事公办地讨论起顾铮奏折里的事来。

  要说贺卿最佩服他的地方,那就是即使一天上三道折子,每一道都夹带私货,但他每一道奏折,却都必然是言之有物,可以拿出去给所有人看的,绝不给人留下任何把柄。

  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他在奏折中提出了一个铁路建设的计划。

  荆湖路今年又将开垦上百万亩土地,粮食产量持续增加,之后将会成为整个大楚的根基,所以顾铮提议,先将从西南往荆湖的铁路修建完毕,确保每年都有足够多的肥料运到,保证粮食产量。而后,他建议将京城作为南北运输和交通的中转站,往各个方向分别修造几条铁路。

  整个计划预计在几年内完成,到时候,不管是江南的丝绸,西北的棉花,荆湖的粮食还是其他地方的特产,都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转运到其他地方去,极大地提升国内的物资交换。

  而天子之都的京城,作为中转站,也必将成为大楚最繁华的城市,远胜沿海三个通商港口。这样,可以确保京城对大楚的绝对统治地位,而不至于因为海贸的关系而必须要将重心南移。

  顾铮道,“火炮已经改进完毕,接下来只需要每年出产一定数量即可。如今大楚声威赫赫,不管是哪一边的敌人,想来都会消停一阵。这种战备物资数量不必太多,最大的用处还是震慑。多出来的铁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