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9章 皆可识字_长公主不想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道,“如今用人之处多,回头我会向殿下提议,让这些人到各处历练。”

  提到贺卿,话题又不免转到了她身上。尤其她今天早朝时,还突发奇想宣布要修一部书,更是让这些聪明人都琢磨起她的用意来。

  顾铮对此倒是十分赞同,“我中华人杰地灵,从古至今不知出现了多少书籍,卷帙浩繁,难以尽数,叫人看得眼花缭乱。若能将之梳理一清,细究索引,系统地编修成书,供后人阅看,却也是造化之功。”

  通政史虞陶闻言,不由皱眉道,“我看这位殿下的雄心不小,恐怕是因为先生夺了科学院,她便有意收拢士林人心。”

  编书这种事,绝对是天下读书人最乐意见到的。而且朝廷要编书,往往不但要从民间征收孤本珍本书籍,还会征集这方面有长才之人加入。只要能参加,就必定是大功一件。

  更重要的事,许多珍惜的书籍,只有皇家馆藏,轻易不肯示人。而参加编书的人,自然可以随意阅看。对许多不在朝的读书人而言,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真叫贺卿做成了这件事,必然能使天下归心,人人称赞。

  顾铮笑着道,“这也是好事。皇家科学院成立,科学势必要兴起。此时修这么一部书,也有继往开来之意。”在总结梳理过往学科和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够摸索出未来前行的道路。贺卿的这份提议,顾铮很是赞赏。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有意从贺卿那里接过了诸多大事,本意就是希望能将贺卿从中摘出来。

  纵观历史上的每一次变革,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也不管是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就没有哪一次不是血淋淋的。而不论最后这些变革是否成功,倡导者的下场大都不怎么样。

  成功者如商鞅被车裂,李斯受五刑,晁错被腰斩,王莽国灭,杨炎赐死……宋朝有“刑不上大夫”的规矩,因此范仲淹王安石尚能保全自身,但无不遭贬谪排挤,郁郁不得志。

  何况贺卿还是女子,所受的指责只会更多!

  顾铮并不想夺权,他只是不希望贺卿来背负这些。他是文臣,做这件事正是恰如其分,即使将来有了万一,本朝也同样没有杀文臣的传统,无非是丢官去职,千夫所指。但贺卿一旦被清算,后果将会相当可怕。

  未虑胜,先虑败,顾铮一向考虑得十分周全。

  虽然贺卿自己说过不惜此身,但顾铮愿意珍惜她。希望她能够亲眼见证设想中的太平盛世,享受无上荣光与千古传诵,不背负任何骂名。

  这么做的时候,顾铮也想过,贺卿估计很快就会反应过来,也猜测过她到时候可能会有的反应。

  但哪一种都没有她真正的做法令人拍案叫绝。

  或许对方也明了了他的苦心,因此没有跟他在现有的格局内争斗,反而主动开辟出了新的方向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