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01节 英苏瓜分伊朗_奋斗之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络德国对抗英俄的尝试惨淡结束。

  1933年,希特勒执掌德国,马上与伊朗攀亲戚,宣称德伊两国人民同属雅利安民族,要团结起来,共同对抗英俄。德伊两国关系因而更加密切。德国派出近5000工程技术人员赴伊朗工作;伊朗的各个领域都能看到德国人的身影。德黑兰大学等重要学府也交给德国人管理。数以千计的伊朗学生去德国留学。双方贸易也迅速增长,德国很快成为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额占到伊朗对外贸易的近一半。

  在越来越热乎的氛围中,两国越走越近。德国向伊朗军队提供了全部武器装备,伊朗军队全副德式装备;并由意大利帮助伊朗建立了海军。面对辛勤工作的盟邦朋友和蒸蒸日上的国运,礼萨?汗对希特勒真有些感激不尽了。但他始终没有走出希特勒希望的最后一步:与德国结成真正意义上的同盟。礼萨?汗清楚,伊朗还不具备与英苏对抗的实力,在大国的纷争中游走,力求避免灾祸,才是唯一可取之道。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树欲静而风不止。与上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伊朗宣布严守中立。仍与上一次一样,伊朗最终未能置身事外。

  1941年,德军把触角伸向中东。在北非大败英军的同时,在伊拉克扶植了亲德政权。英军迅速作出反应,5月30日,英军在巴士**陆,几天后即占领了巴格达,摧毁了亲德政权。与此同时,另一部英军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军队占领了叙利亚和黎巴嫩。伊朗周围已是危机四伏。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大敌当前,苏联和英国这两个曾不共戴天的国家终于携手抗敌。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英国须向苏联提供战场急需的军火物资。其中一条拟议中的通道,便是纵贯伊朗的铁路。而这条铁路线上,正活跃着很多德国人。

  1941年7月18日和8月16日,英苏两次照会伊朗政府,表示在伊朗工作的德国人严重危害了两国的安全利益,要求伊朗驱逐这些德国人。伊朗以这样做会影响伊朗国内经济发展和中立地位为由,复照拒绝。礼萨?汗在关键的时刻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与希特勒藕断丝连,世仇们就要对他下手了。

  1941年8月25日凌晨,英苏军队从南北两个防线入侵伊朗。苏军五千人兵分三路,迅速攻占马库、霍伊、拉什特、戈尔甘等地。英军分两路一路偷渡过伊朗与伊拉克的界河——夏台阿拉伯河,直取阿巴丹。另一路从伊拉克的哈纳根出发,逼近克尔曼沙赫。

  与此同时,英国海军和空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袭伊朗舰队和阿瓦士机场。意大利辛辛苦苦建立的伊朗舰队基本被摧毁,伊朗飞机大多尚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