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零九章 潮州十县,一地鸡毛_小阁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查办的旨意了。

  至于普宁县,是跟澄海县同时成立的。朝廷将潮阳县分出一部分,成立了该县。定名普宁,是为了祈求‘普遍安宁’。

  之前就说过,缺啥才会把啥挂在嘴上,此县的作用和处境,也就可想而知了。普宁县治安极其复杂,土匪、水匪横行霸道,在全县存在感极弱。

  因为太过混乱贫穷,所以到现在连个县城都没有。这都立县八年了,人家同时设立澄海县早已建成了县城,

  普宁知县戴九畴还寄居在县中大户家里,过的十分凄惨。

  但普宁县还不能称为最惨,因为还有惠来县存在。

  该县位于和惠州交界的沿海地区,其西北是延绵无尽的群山,距离最近的潮阳县城也有一百一十余里,十分偏远,是朝廷发配戍边首选之地。是以当地民众凶顽无比,素来是下海的主力,整村整乡的去当海盗,因此被称为海寇之乡。

  且时不时有山贼下来劫掠一番。有时候县太爷还得靠海寇来保卫家乡,才能保住小命。

  在这种地方当知县,危险系数可想而知了……

  基本上历任惠来知县不是壮烈牺牲,就是被海寇拉下水,跟他们成了同党,最后被朝廷砍头……总之官场人人视来此地为鬼途,所以连举人都不愿意来,只能搞个监生来顶缸了。

  所以朝廷对老知县叶朝镇的要求很简单,好好活着,不要投敌给朝廷丢脸就成。

  什么钱粮赋税,朝廷政令,看着办就好了,绝对不强求。

  这就是赵二爷治下十个县的概况。想想也真是心酸,人家在别处当官,叫戴罪官场,意思是随时可能因为某个原因丢官。

  在这潮州当官,那都是提着脑袋当官啊,说是‘待死官场’也不为过。

  ~~

  这种情况下,户口田赋方面,自然惨不忍睹了。

  潮州全府合计九万一千零三余户,六十二万余口人。当然这个看看就罢了,江南疯狂隐瞒户籍的情况潮州一样存在,不过因为大量人口下南洋,出入不会像江南那么大罢了。

  其中海阳县占三分之一人口,在册人口十五万。但从感官讲,三十万也是有的。

  潮阳县次之,在册十万人左右。

  其余几个县都是五六万人上下。只有平远、普宁最少,只有两万人的样子……

  如此少的人口,赋税自然少得可怜。

  全府拢共三万六千顷在册耕地,应缴纳秋粮米十五万七千石。全府加起来,也才是叫花昆山一个县税额的一半。

  昆山县以一千六千顷的在册耕地,每年缴纳秋粮二十九万三千石!也不知是该骄傲还是该哭……

  “可见我们潮州这些县的状况有多差……”几位知县纷纷叹息道。

  “这是好事儿啊。”赵二爷学着他儿子的口头禅,安慰众人道:“起点低说明进步空间大,农民负担轻嘛。”

  顿一下他又笑道:“咱们这些人的担子也轻啊。你们是不知道,在昆山那会儿,本官和同僚们,最发愁的就是怎么把皇粮收到最低线……”

  他这纯属是为了安慰人在瞎扯淡。每年昆山县的皇粮,昆开司一家就包了七成,剩下三成随便收收就齐了。后两年时,县库里的钱实在太多了,他还搞了个交税返现活动……百姓只要在期限前,主动将税粮交到县里的,就可以得到等于粮食价值一半的消费券。

  都烧包到变相给百姓减税一半的地步了,是收不起税的样子吗?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