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 大刀靖边王司马,腹剑诛族郑监军_聊斋之屠仙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恩养已久的王烈。

  听到王烈之名,成泰帝立时想起他昔年的辉煌战绩,宛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般再也不肯放手,十万火急地降旨宣召,却根本没想他当初是因为年老体衰而自请去职,如今更已是个年逾七旬的老者。

  在家乡修心养性七年之后,王烈的身体倒也并未继续垮下去,反而养得精神矍铄一派老当益壮气概,只是那大刀已当真使不动了。

  接到圣旨后,他知道朝中必是无人可用,才会征召退隐多年的自己,便也不顾年迈慨然应征。

  入朝见驾之后,王烈接受了兵符印信再次率兵北上。

  只是这一次所率之兵已非昔年随他在东南沿海剿杀海寇的百战精锐,而是京师大营中那些看上去精壮高大却从未上过战场的老爷兵。

  此外,军中还多了一名监军,却是除了炙手可热的安乐侯常欢之外,成泰帝的另一心腹宠臣,左都御史郑修。

  郑修此人以科举入仕,却是凭着一手最擅歌功颂德的锦绣文章得到成泰帝青睐,又凭一套左右逢源、谄上欺下的官场手腕平步青云。

  他此次之所以自请担任监军随军出征,却是听说过昔年大刀王司马赫赫之名,又亲眼看到王烈老而不休的凛凛威仪,自觉此次胜算颇大,要跟着捞取一份军功。

  知己知彼乃是为将根本,一生戎马的王烈早已推知蒙兀人此次的兵锋之盛绝不逊于当年,而自己老迈不堪一战,部下将士多是难以信赖的样子货,形势之恶劣实是前所未有。

  算来算去,唯一的致胜因素便只有自己在北地二十年树立的不败声名。

  筹谋已定之后,待到大军抵达边关,王烈命人马在城上列开,自己单人匹马出关来到蒙兀人阵前纵横驱驰,手中将一柄用木头雕刻后在表面贴满金箔,仿造得一模一样的大刀舞成风车,口中厉声高喝:“草原蛮子,可还识得大刀王司马?”

  蒙兀阵中的一些上年岁的老卒仔细辨认,登时先认出那口搅海苍龙般的大刀,随即认出这员啸林猛虎般的老将,又看到城头林立铠甲精良、刀枪锋锐的雄壮将士,口中齐齐地发一声喊:“王大刀未死,我等俱无生矣!”随后一个个拨转马头亡命逃窜,自相践踏死尸枕藉。看到敌军溃退,王烈暗暗摸了一把冷汗,丝毫没有乘势追击的心思,以免自己和身后这些只能摆个样子的老爷兵原形毕露。

  他心中也有了计划,蒙兀人经此一败,一年半载之内绝不敢轻易前来。有这一段时间的缓冲,足够自己将这些在京师养得膘肥体壮的老爷兵操练成精兵锐卒。到时才能真正与敌人一决胜负。

  但王烈千算万算,只没算到身边还有一个不通军务却想处处表现,只盼多争几分军功的监军郑修。

  在城上看到敌军溃逃,郑修早已兴奋难耐,等到王烈回城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