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一十四、左右为难_纵横宋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灵泉县醉春风茶楼,二楼雅间。

  一群典吏看着杨真的目光充满了畏惧之感,明明知道这是鸿门宴,但是不敢不来。

  不是所有人有贾理这样勇气,也不是所有之人如贾理能够得到小圣人的赏识。

  杨真召集一群典史来商议,内容就是官府要求按照秦始皇法子修建驰道。

  杨真现在高兴极了,原来与他作对的贾理已经被他设法踢出典吏队伍,奠定他在一群典吏的权威。

  他眼睛扫视四周一眼,充满了威风,咳嗽一声,放下手里的茶杯:“各位,现在官府要求加上轨道,这是官府必备要求,现在吾等应该上轨道。”

  他这个语气已经不是商议,而是直接代表官府下令。

  阴针原来是一个杂房小吏,给杨真送了重礼,被杨真推荐为徐跃。

  徐跃收下阴针重礼之后,想把阴针升为杂房典吏。

  此举除了主簿陈钦支持之外,但是县丞程亮与桃源镇主簿李之豪强烈反对。

  他们理由非常强大,就是原来的审房典吏贾理是秀才考试上来的,如果阴针能够通过秀才考试,他们就没有意见。

  徐跃没有法子,心里对赵平恨之入骨。

  赵平这是拦截他的财路,让他不能随心所欲任命典吏。

  虽然不能直接任命阴针为典吏,徐谋给他出了一个折中法子。

  阴针虽然不是审房典吏,但是他代表官府主持审房事务。

  也就是说,原来贾理的审房是正式的典吏,现在的阴针乃是临时典吏。

  阴针有些失望,不过他也知道徐跃已经尽力了,毕竟审房里面他就是老大。

  只要徐跃还在灵泉县,阴针永远就是审房老大。

  此时,杨真说话官府要求加轨道的话之后,把目光朝向阴针。

  阴针脸色大变,他为了从小吏变成典吏,花了不少钱,才变成临时典吏。

  他虽然家里父亲是商人,但是为了当上这个典吏,钱已经用得差不多。

  现在杨真的目光向他望来,希望他带头支柱他的想法。

  他想了想,硬着头皮说道:“在下自己这一份没有意见。”

  说完,他向其他人看去,有一种无可奈何的表情。

  不过他此话非常有技巧,只是同意自己,并没有代表别人,更没有劝其他人之意。

  杨真听到此话,有些不太高兴,但是也没有更好法子。

  阴针能够在这种情况下说出这种意见,已经作了非常大的努力。

  阴针其实在一群典吏之中,地位是最低的。

  在场这一群典吏,除了阴针,其余都是通过秀才考试。

  这个就好比朝廷科举,除了阴针是不是走科举之路是捐官之外,其余都是走科举之路。

  赵平的这个秀才考试虽然不是朝廷的堂堂正正的科学考试,但是也得到朝廷承认的。

  不是吗?秀才的前三名考试,朝廷还给予同进士资格。

  其实赵平的秀才考试难度并不亚于进士考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