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3章 诱_让你打官司,怎么全都无罪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3章诱

  面对翟明的问题,时浩下意识的看了眼自己的律师。

  “实话实说就行。”

  任真余光瞥到,小声说了一句。

  “同意。”

  时浩放下心来,给出了简短的回复。

  本来也就是事实,他看任真,只是觉得这点可能对己方不利。

  不过律师看起来并不是很在意,那自然就照实回答。

  “好,那么无论时浩向优恩公司提出索赔的那些理由,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时浩在优恩公司的授意下写的,时浩向优恩公司索赔两百万的行为都是客观存在的。”

  接过助理准备的一份证据,翟明看了一眼:

  “根据优恩公司提供的,时浩在20XX年6月29日与其谈话的录音中,曾经提到‘如果拿了这两百万,你以后就不能再利用媒体给我们施加压力了’。

  结合时浩索要两百万的行为,以及优恩公司前期受到的,来自媒体的巨大压力,可以认定时浩的行为,属于刑法中的要挟行为。

  即通过其行为令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由此被迫交付财产的行为。”

  想了一下,翟明本想就此接着对时浩的主观方面进行推论,但又一想,按照对面这个律师的作风,估计八成在要挟这个点上也会提出异议。

  到时候他在这个基础上得出的推论就会跟着受到质疑,于是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还是一个一个解决吧,等把这个点拿下了,后面主观上的问题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果不其然,任真第一时间就提出了反对意见:

  “在优恩公司提供的录音资料中,只是优恩公司的负责人明确提到了这个说法,但是时浩并未给出明确的回应。

  根据优恩公司负责人的话,就能推出时浩有利用媒体施压的言行吗?”

  任真一针见血:“结合优恩公司前面所做种种,辩护人认为,将其此种说法理解为具有诱导性的对话更为合适。”

  诱导性?

  根据一般人的逻辑,听到“拿了钱就不能再利用媒体施压”这种说法,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个人有利用媒体施压的行为”。

  这也是一审公诉逻辑的一部分。

  翟明在对一审观点和意见进行整理的时候,没发现有什么问题,就直接拿过来用了。

  可他没想到的是,庭审进行到现在,已经有很多东西都跟一审不一样了。

  包括时浩的犯意。

  包括时浩主观上的目的。

  也包括优恩公司的行为,在这场庭审中出现了完全不同的解读。

  犯意不是时浩早就产生的,反过来讲,就是优恩公司主动勾引的犯意。

  时浩虚构的事实并不是他想虚构的,是优恩公司让他写的。

  那顺着这个思路继续,优恩公司在录音中说出这样的话,而时浩并没有给出回应,就显得有些耐人寻味了。

  翟明想到这里,脸色不再如刚才那样淡定。

  脑子里更是出现了其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