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4章 行军路上_西川欲晓190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大队人行进在在沙湾通往屏山的崎岖山路上,蜿蜒曲折不见尽头。

  这支队伍太长,共有上干人。这队人是老根据地支援屏山根据地的干部和仁义军战士。

  屏山县实际上和沙湾相邻。在相邻地界,山高林密,原为沐川长官司,近期撤消了长官司把他并入屏山县,因此屏山县就与沙湾相连了。

  说是相连,实际与阻断也没多大区别,虽然已取消了沐川长官司,但依然受少数民族影响。只有山林间的骡马小道通行。如果不与夷人首领沟通好,要通行将会很难。

  原来嘉州与屏山的联系,主要是经过岷江,但现在犍为县位于两县之间,卡断了岷江上的联系,因此仁义社要绕行过屏山北部的沐川才能到达屏山南部。

  既然已创建了屏山根据地,就要把它经营好。而且那里现在敌人的力量薄弱,正是发展的好时机。

  一但根据地得到稳定和发展,那时南北夹击,犍为指日可下,这样整个根据地就会连成一片。

  这次给夷人买路,沙湾县长专门与夷人结为兄弟,并送了几驮盐的礼物。

  黄辉寻找的儿子黄少爷正在这支队伍之中。

  黄少爷与两个同窗,商量好出逃投奔仁义社,结果出逃时却变成了四人。同窗同父异母的姐姐看见过仁义社女干部,羡慕得很,也跟着出逃要去加入仁义社。

  他们知道要在本地加入仁义社,别说父母不同意,就算同意,万一清军打过来,家人跟着会遭殃。

  于是这四个少年跟着一队仁义军到了仁控区,改名换姓要求加入仁义军,可仁义社嫌他们小,一看就是偷跑出来的,反而劝他们赶快回家。

  见仁义社不收他们,黄少爷也不准备去找夏平。父亲背信弃义攻击仁义社,恐怕夏叔叔已恨上自己了吧?

  黄少爷现在改名叫黄祥云,他立即带领大家到雅安,从雅安顺青衣江而下坐船来到苏稽。

  四人找到结义兄弟林毅桓和杜崇山,说明了来意。

  林毅桓拍着胸脯告诉他们,找工作没问题,现在仁义社正在征召前往屏山县的干部,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正是屏山县需要的人才。建议他们和自己一起去屏山县。

  四人当然同意,同窗的姐姐听说那里有一只女子军团是更是兴奋不已。

  在林毅桓的帮助下,这次他们顺利加入了去屏山县的队伍。

  可真走在山上那才认识到什么是难。连续几天的行军,让这群从未吃过苦的少年脚上像灌了铅。

  可再苦也是甜蜜的。他们很快爱上了这支队伍。

  行军几日,知道他们体力弱。背包被战友们拿去了。每到宿营地,都有人给他们挑血泡,端热水烫脚,缝补挂烂的衣服。

  一个队伍被分成了几个大队,大队又分中队和小队。每个小队又有班和组。

  黄祥云他们有文化,很快就被选为各个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