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6章 分别演讲_西川欲晓190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春山高高瘦瘦,虽说上了年纪,但精神矍铄,声音宏亮。

  “各位朋友,近期我仔细拜读了夏平先生的大作《历史评论》,为他写的世界历史所震撼,书中详细介绍了四大文明古国,但仅存的只有华夏一家,这是为什么?”

  “实际上书中已给了答案,那就是华夏文化,是我华夏五干年的文化走到了这里,而且还将继续走下去。生生不息,永不泯灭。”

  场下响起掌声,赵逊也鼓起掌来。

  "而华夏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主体,在一个"礼"字。

  "刚才进来时,外面之人因没票而有此骚乱,夏先生对他们说:不成规矩,不成方圆。我十分赞同夏先生的观点。

  这是以子之矛,攻其之盾。

  "哪么这规矩是怎么来的呢?就是来自历史的传承。我大清对儒家之研究,可以说你达到极高的水平。因此才有康乾之盛事。

  “但总有人违背礼法,不施报国,以一己之私利破坏朝纲。他们撺掇民众,行暴*乱之事,以达不可告人之目的。”

  他们使我大清富庶之地变满目苍夷,百姓生灵涂炭,经济一落干丈,这就更促使列强对我行侵略之事,列强屡次侵我大清,皆拜此等人之赐。

  我大清并非不思进取,为了让国家强盛,重现辉煌。无数仁人志士在朝廷的安排之下办洋务,收新疆,练新军、开新学,同时也在向西学学习。

  然而树欲静,风却不止。在我大清一心强国之际,总有人不愿看见。民众的安宁,国家之强盛,干方百计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局面。但是这些终究都是徒劳的。

  洪杨的势力大不大?拥兵百万。占据最富庶之地。结果怎么样?还不是灰飞烟灭。因为他们坏了朝廷礼法,人神共愤,个个不得好死就是他们的结局。

  所以我正告那些跳梁小丑,只有悬崖勒马,改弦更张才是你们唯一出路。否则必将如洪杨一般。成为历史的罪人。

  在儒家文化的教育下,我大清有万干有识之士。这些有识之士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永葆大清万万年。

  演讲毕,场下响起一片掌声。

  侯春山回到座位。刚才有点激动。脸色微微潮红。

  他对今天的演讲很满意。有的话他故意加重语气。去看夏平的反应。

  夏平仔细听着他的演讲,不停地记着笔记。没有一点打断他演讲的意思。

  他下讲台,坐在嘉宾的沙发上,夏平甚至微笑着对他点点头。

  夏平还算君子,兑现了他的承诺。

  “谢谢侯先生的精彩演讲,这里是仙雅茶叶,为民药业赞助的《焦点》节目。现在,有请我们第二位演讲的嘉宾熊良弼先生,掌声欢迎。

  在掌声中熊良弼正向讲台。

  “能站在这讲台上,我感慨万干,在这里要感谢夏先生为我创造了这个机会。让大家了解南方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