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章 第六十五时_[美娱]恰逢其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基努离开后乔琳继续投入自己的工作,《四姐妹》后期的一部分拍摄需要回到美国的马萨诸塞州取景,乔琳也跟着剧组一起去了。

  不过早在剧组制定拍摄日程之前,乔琳就已经利用制作人的权力为自己安排出了四天空闲,好让她有时间兑现一个承诺。

  4月8日,在纽约市第42街西555号的签名剧院的后门,乔琳见到了自己长久不曾见面的前夫兼朋友爱德华·诺顿,他将在今晚首演的爱德华·阿尔比剧作《碎片》中出演自己的第一个正式角色。

  “hi,乔,你来了!”诺顿虽然知道乔琳允诺了他会来,但还是很担心她会因为忙碌的日程爽约。

  乔琳走上前主动拥抱了他,交换了一个吻面礼后说:“我当然会来,我们说好了不是吗?”

  因为诺顿还要准备,所以两个人草草地寒暄了两句就各自分开,乔琳最后说:“祝你今晚演出成功,埃迪。”

  阿尔比的剧作《碎片》继承了阿尔比一贯的话痨风格,几乎全部都由对话构成。台上四男四女八位演员围坐成一圈,就像参加互助会那样,每个人都讲了几句俏皮的谚语,什么“三个人也能保守秘密,除非其中两个已经死掉”之类的话。由这些谚语开始,引出八个人身上各自的故事。这些故事之间没有发生顺序,也没有关联,就像剧名所说的那样,都是他们的人生碎片。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个非常简单的作品,因为所有故事和所有人物之间几乎没有特别明显的联系,甚至无法组成一种明显的情感基调,观众也很难解释自己到底在其中看到了什么。这体验有点像是落进了剧作家本人的灵感笔记,在随风翻动的随意故事中不断穿梭;又有点像是你坐到一个音乐酒吧的吧台前,遇到完全的陌生人,听到他们讲了一个个无关又随性的故事。

  要乔琳来说,《碎片》台上表演的八个演员不像是在讲剧本里的故事,就像是在分享自己的经历。埃迪扮演了一个有点嫉世愤俗和尖刻的年轻人,后来又讲述了一个有点过于黑暗的双性恋暗示的故事。乔琳看到这部分的时候觉得这故事仍然是阿尔比的风格,也包含了对他本人经历的部分映射,就像作者总是会把自己生命的一切拆解成碎片再融入作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和虚构。

  看完全场后,乔琳只觉得这剧一定又是评价两极分化的那种作品,有点像阿尔比以前的《三个高个子女人》,但是语言更讥讽,对话的对抗性却没有那么激烈。

  演出结束后,按照百老汇的传统,乔琳到后台给诺顿送了花,还手写了一张祝贺卡片“致我永远最爱的演员,我一直都知道他是最棒的那个”放在花束里。

  她现在的心情有点像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孩子登上学校舞台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