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坚车载重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行数据夸大,至于具体能不能达到这个数据,那就是新太守杜畿的事了。王邑在皇帝面前吹嘘着自己在河东的种种政绩,譬如驿道、屯田、策试选官、教育、度支、考成等等,这些政绩随便单拿出一件给其他郡守,都足以成为其大夸特夸的亮点,而王邑却随处皆是,不可不说这除了他个人出色的治理能力以外,朝廷给予的大量政策与资源倾斜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听完了王邑不自觉带有骄傲的陈述,皇帝满意的一笑,又感慨道:“记得当年朝廷只有司隶、并州等地的时候,一年岁入不过几千万钱。如今仅是河东盐榷便有数亿,这还没有算上其他地方的盐铁岁入,与以前比起来,局势真可谓是天翻地覆。”王邑讪讪的正要说上几句话,却见皇帝莞尔的望向他,说道:“我记得当年在河东召见你时,问你经济之道,你支支吾吾,如今倒是很擅陶朱之事了?”

  王邑心里高兴,视线忍不住往一旁陪坐的贾诩看去,作为王邑的荐主,贾诩并没有因为自己举荐的人如今步步高升而感到得意,他似乎永远都是风淡云轻的模样,让人看不出深浅。见贾诩无动于衷,王邑神色这才收敛了几分,他沉声道:“陛下当年垂询臣《管子》数篇,臣皆不能答,事后深感愧恨。陛下所言‘治国有道,不可拘泥一处,要因时而变’等语,臣铭记于心,片刻不敢忘,每日除政务以外,更是研读《管子》。如今也算知晓其中大义,回首再看河东施政,亦知治理一郡,并非只是农桑,亦需贸易、百工合力。”

  对方引用的原话就连皇帝自己都快忘记是否说过了,但皇帝从来不吝惜于对一个时刻将自己的话放在心中揣摩的下属表示赞赏,他提拔王邑本是出于平衡局势、推行河东新政的需要,如今看来倒是多一份拿他做标榜的意图了:“你能想到这里,却也是殊为不易了。”

  “河东之盐行销荆豫,绣衣使者与平准监多赖此在沿途布置,分散耳目。”贾诩在一边补充说道:“关中局势,一举一动,皆细如掌上之纹,河东盐官也功劳不小。”

  皇帝对此表示同意,绣衣使者这类情报、统计机构在各处的设立不仅是依靠游历天下的剑客游侠,更是建立固定的某处据点,以合法正规的身份采集信息。盐铁官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任何的军事调动或举措都离不开盐铁,有时候往往不需要刻意去打探,只根据盐铁价格的波动就能做出预测。此外,除了平准监的部分人手身兼盐铁官,半公开的打探市面上讯息的同时,还有绣衣使者藏在更深处,以更为隐蔽的方式进行探报。

  这是贾诩经营数年,利用散落天下的游侠以及官盐销路所打造的两套情报体系,平准监专注于数据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