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丨昃晷忘餐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鱼,酱肚酱肉和用新鲜的葵菜,菘菜烹制的菜肴。

  虽然汉朝这时候没有辣椒之类的调味品,但主食种类还是非常丰富。而且自古以来饮食向来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些宫廷御膳的色香味足够让皇帝食指大动了。想起西汉经赋家枚乘所著的《七发》中写尽了天下绝顶的美味,只是不知道亲自尝起来又是什么滋味。皇帝知道现在不是满饕餮之欲的时候,好在以后的时候还长着,待天下大定了,再享这个口福不迟。

  皇帝将在嘴中咀嚼的酱肉咽了下去,感觉有几分饱了,放下筷子,又喝了一口菘菜汤,这才满足的用手绢擦拭嘴上油渍。杨琦见天子放筷子,不管吃没吃饱都停止进食,以示恭敬。

  待小黄门将食具收拾走,皇帝方才说道:“宫中近侍,我都已了然于心。可若我想查阅外朝群臣的名册,又该往何处去寻?从何人处得知呢?”

  “朝臣名册,皆在尚书台,由选曹尚书保管,以备随时增删。”

  “若使人奉我口谕,拿来一阅,可否?”

  杨琦这时迟疑片刻,旋即答道:“可矣。只是臣以为,现在不是国家查阅这些的时候,国家还应韬晦为上,这些事情,不妨缓行。”

  皇帝把手一抬,言道:“现在正是说这个的时候,若是等到诛董之后,王司徒未必会允准,非得在此时逼他一逼。杨公还不信我吗?”

  杨琦对此略为不满,在他看来,王允诛董,到底还是为了刘家天下,而皇帝为了争权,竟舍得将社稷与所有人的性命拿来押注,逼人就范,二者相比,皇帝玩弄权术,反倒落了下乘。一时间,杨琦倒是隐隐有些后悔,暗想自己是否上错了船,只是当前看来,跟着王允以附骥尾,倒不如跟随皇帝身侧,在朝廷上独占鳌头。

  “便依国家所言,只是宣室殿太过端重正式,易惹人非议,不如换个地方。”

  “那就寻个读书的地方。”皇帝一合双手,脑中立时想到了个地方;“石渠阁如何?”

  皇帝遂先遣杨琦赴尚书台传诏,移送籍册到石渠阁,自己则与黄门侍郎射坚、丁冲二人出宣室,准备登上车马。宣室殿外,一行车马正停候在阶下,在皇帝的金根车旁边,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恭敬的站在车前。皇帝粗略一眼看过去,发觉其他车驾的驸马都尉、奉车郎无不是二十来岁,唯独他年岁较长,皇帝略一思索,很快便记起了这人的身份。

  这人名唤王斌,官居奉车都尉,是皇帝的亲舅舅,生母王美人的哥哥。

  “舅父。”皇帝回忆起了脑子里对王斌少得可怜的记忆,那是初平元年自己刚登基不久,按照惯例新天子要恩赏后族,故而王斌奉诏带妻子到长安觐见,获赏宅第田业,并拜为奉车都尉。由于董卓没有再树立一个强势外戚的意思,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