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迟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气退后十里扎营,连夜竖起营寨生火造饭,前方本以为有伏兵的林中却没有探听到丝毫动静。这让陈宫很是疑惑,一时摸不准曹操的脉络,见他目前也拿不出主意,臧洪遂宽慰道:“此事暂且搁置,待明日一早,自见分晓。”

  随后便让陈宫退下休息去了,而陈容却被留了下来,他起身离席,坐到离臧洪最近的下首。两人相顾沉默了一阵,陈容说道:“府君近来多忧思,可是还在想当日李乾的遗言?”

  “诶!”臧洪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不知道,自从听命于袁氏以来,我是越来越迷茫,就像是从大路上一脚踏进迷雾之中,难辨方位。”他疲倦的看了一眼陈容,说道:“我这到底是为了袁氏打仗,还是为了朝廷?这道义,究竟在哪一边?”

  陈容先是一惊,随即迟疑了一瞬,说道:“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世代忠于朝廷,袁公更是讨董会盟之主,荷天下名望。追随袁氏,不正是追随朝廷么?曹操欺凌兖州刺史侵犯他州私相辟任僚属,种种不法情事,府君此举正是顺应人心符合道义。大战在即,还望府君静下心思,暂不论其他。”

  臧洪是个恪守道义忠信到极致的人,他当年只是一介小吏,因为听闻董卓在朝廷倒行逆施废帝擅权,就敢说去主官起兵,并亲自登台歃血,主持盟誓。要知道在那个时候,他做的是一件‘造反’性质的事业,诸侯都担心事情不利会对自己造成严重后果,不敢出头做主持人,只有臧洪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直到后来,袁绍趁势而起,他便将盟主的头衔让了过去,并甘当下手,因为那时的他认为袁氏是大汉的希望,跟着袁氏,就是为了大汉的未来。

  可如今的这一切都犹如一场幻梦,不仅是被李乾死前的驳斥所振聋发聩,更在很久以前,在看到袁绍未有对朝廷有任何恭敬之心甚至还纷传天子血统不正的谣言时。他才发现袁氏早有祸心,而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在为虎作伥,自诩道义忠信,却做着反抗朝廷的事情。

  心理上造成的冲击比身体上受到的创伤更痛苦,自从李乾死后,臧洪这几日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未料到我奔波的这三四年,竟然都在做一件我最为不齿的事情……若非顾念着故主张君的情谊,不忍置其于死地,此战,我真恨不得自缚于长安!”

  “府君万不可做如此想!”陈容急忙劝道,其实他又何尝不知臧洪眼下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既想回头,又回不了头。若是现在弃袁投曹,那等若是亲手害死当初征辟举荐自己的故主张超,这与臧洪所奉行的忠义大为相悖;而若是继续这么做下去,那他将与朝廷越来越远,日后青史上必逃不过一个‘叛贼’的字眼,这同样不符合臧洪的道义。

  所谓忠义,到底是选择皇帝与臣子之间的大忠还是选择主君与僚属之间的小义,对后世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值得谈论的问题。但对于这个时代尊奉‘君臣之义’的人来说,直接的征辟关系比与皇帝的间接关系更为紧密,是故这个选择,也比让人直接选择生死还要难受。

  臧洪痛苦的闭上了眼,摆了摆手,道:“姑且,看之吧!”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