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险难料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愣,一丝灵光在脑中一闪而过,却未曾捉住。但皇帝这个问句的意思他倒明白,于是也不想其他,既由衷、又配合的说道:“陛下适才不是当着臣等的面试过了么?亦为可造之材,今后可与秘书监众人一较长短。”

  “这是自然,若非如此,我又岂会诏其入秘书监?”皇帝满意的笑了,将背往后一靠,手上不知从何处摸来了一只晶莹剔透的白玉如意。他拿着如意的末端,用如意的前段似若无意的挠着左手掌心:“自打诸葛亮入秘书监以来,朝中遂有人以为秘书监是谁都能进的,真是笑话,我亲政以来,看人看事,从未有失。这回,可是他们要闹笑话了。”

  王斌与朱皓只当皇帝是在玩笑,赵温与荀攸却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步出石渠阁之后,司马懿等人迈着步子打算穿过车道,走到石渠阁对面的天禄阁与在哪里读书的其余秘书郎们汇合。在路上,司马懿凑近法正,预先恭贺道:“国家对孝直尤为信重,这次出兵汉中,以孝直之才,或能随军立功,建一番功业回来。”

  “仲达。”法正故意与司马懿多走了几步,说道:“此事尚未有定论,还是少说为妙,免得最后出了笑话。”

  司马懿哈哈一笑,用极亲近的语气对法正说道:“你适才画策的时候可没有这般谨慎,如今傅彦材都已派去做了沮县长,彼可是我等秘书监众人第一个外派出去的,杨德祖据说也有这个动向。孝直你年岁够,才华学识又刚在赵公等人面前一展详尽,也是时候了。”

  法正闻言,抬起胳膊拍了拍司马懿的背,这动作看似熟络,其实在不动声色之间借机拉开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早在前年皇帝第一次阅兵的时候,就有曾暗示过有朝一日要让法正外出亲眼见识军阵,今日这一次问计就是一个将要任用法正的预兆,司马懿是明白人,既不想那么早引人注目,更不想就此抢了法正的风头,便乐得随口说说,甘当绿叶,反正以后的机会多得是,没必要急这一时。

  至于诸葛亮,由于刚来不久,还不知道其中的门道,这会子明白过来了,心中倒不觉如何懊悔,只是由此想到更深的一层,皇帝当着众臣的面试探法正的谋略,哪里需要他们几个来陪衬?若说是想借机观察他们四个人的言行举止,倒还更说得过去。

  其实这个也不难想,诸葛亮也不相信司马懿与法正只看到表面的那一层,尤其是法正,他已经表现的很明显了。看上去是争执不下、差点情绪用事,其实是要借着争论引出裴潜的底子,对其看好的人施手抬举罢了。可见此人虽然气量不大,但对于自己看顺眼的人还是颇讲义气。

  正这么揣摩思索着法正、裴潜等人的脾性品格,诸葛亮最后还是不可避免的想到了司马懿,这个人给他的感觉从一开始就有些深不可测,精明、狡猾,看似和谁都能打成一片,却有时又显得那么的孤立傲岸。他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和直觉,司马懿绝非今天表现的那样简单。

  裴潜不知怎么落在了后头,与优哉游哉的走着的诸葛亮并肩而行,他极没风度的咧嘴一笑:“司马懿待人温善,屡有良行,在秘书监的风评很好,就连心气高的杨修都说他无论是气度还是言行,皆有士人之风范。”

  没等诸葛亮点头,裴潜却突然抢着说道:“但我看得出来,孔明你不喜欢他,而他也不喜欢你。”

  诸葛亮的身子陡然僵硬了一瞬,他直视着前方,司马懿就不知怎么侧过头来,与他尚未收回的目光交汇在了一起,意味深长。

  “那你呢?”诸葛亮移开目光,看着裴潜那幅嬉笑的脸,认真的说道:“你喜欢士人之风范么?”

  裴潜没有诸葛亮那么多顾忌,很无所谓的耸了耸肩。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