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五章 陈情讲武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这才是伯符最该做的。”

  孙策不是忸怩的性子,在一开始的骤然不舍之后,他很快冷静了下来,接受了这个事实:“可是此番我是为援助汝南而来,若是汝南失守,我回寿春后恐怕也难觅战事。”

  “刚才已说过,后将军主要是想让孙氏彻底开罪朝廷,从此只能一心归顺于他。这一点,我去雒阳之后,会与前将军互通款曲,造一副假象迷惑世人耳目。”周瑜缓缓说道:“至于汝南郡,后将军早就想将此间兵力撤走南调了,因为相比起汝南,庐江更为重要。”

  “庐江?”孙策离开扬州已近半月,周瑜所说的情况俨然是最近发生的事情,是故有所不知。

  周瑜说道:“后将军听闻徐州牧陶公病笃将亡,欲用兵徐州,故而以州牧印下令庐江太守陆府君,索求三万斛米。陆府君说淮南多饥民,坚持不予,于是后将军大怒,表刘勋为太守,使其领兵讨伐庐江。陆府君与吏民共守郡城,刘勋久战不下,兵力微弱,后将军这才想调汝南之兵南下,以期先安庐江,再伐徐州。”

  “这的确是一次良机!”孙策深以为然,庐江太守陆康瞧不起孙策的家世,孙策拜访他时,陆康更是做出了让主簿代为接见的蔑视性的举动。二者之间早有嫌隙,按常人的想法,此番孙策若能征讨庐江,不仅能立下战功,更能公报私仇。而孙策却是没有为此事激动过头,他谨慎的分析道:“江淮士民皆知我与陆府君有隙,袁公借我之手征讨庐江,分明是要陷我于不义。”

  周瑜激赏的看了孙策一眼,很是高兴的说道:“正是如此,在汝南对抗朝廷,是为不忠;在庐江迫害贤良,是为不义。孙氏只有声名辱没,为士人所不齿,后将军才会真正放心的驱使。”

  “可如此一来,我孙氏今后又将何以立足淮南?”孙策不免担忧道,他好不容易靠着周瑜的介绍,结识了许多扬州士人,在江淮一地颇有声名,如今要他坐视袁术将其尽数摧毁,他很是不舍。

  “后将军此为,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周瑜化用了一段典故,简单的解释道:“伯符只是后将军手中的剑,你对抗朝廷之师,固然是不忠之举,然则指使你进军的后将军不也是不忠?讨伐庐江也是如此,不义之名确实会有,但后将军同样摆脱不了干系,甚或彼之声名遭毁要远胜于你。”

  这就是袁术的短视之处了,孙策彻底明白了,自己只是一把剑,无论做了什么坏事,最后还得算在袁术的头上……想到这里,孙策脑中灵光一闪,忽然反应起来,陆康在庐江太守的位置上任职多年,与本地的庐江周氏交情甚密,算得上是周瑜的长辈。这一次虽然事出有因,但陆康在这个时候反抗袁术,时机未免也太巧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