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马懿等人在军事上的天分、又没有韦康对政务的独到见解、更不比桓范的学识渊博、裴潜的机敏聪睿。算来算去,士孙萌竟成了秘书监垫底的人物,也就比不学无术的王辅以及年纪幼弱的韦诞要强一些。

  那个时候他就在想,自己凭什么会和这些精英们在一起读书?难道是因为自己善属文?可王粲、杨修也善属文,而且比他要好了不止一点半点啊,他凭什么会被皇帝看中?

  直到他想起那一天,也就是承明策试的前一天,自己在家里忐忑不安的准备着明日的策试,他又不自信,又期待着与其他家的杰出子弟一较高下的时候,自己的父亲士孙瑞在背后饱含欣慰与期许的眼神。

  当儿子的永远都希望自己脱离父辈的羽翼,自己闯荡一片天地,当父亲的何尝不是希望如此?所以即便儿子自以为是靠着自己的实力,其实还是靠着父辈的余荫的时候,父亲也不会告知真相,反而会为其自豪,因为这是父亲给儿子的自尊。

  士孙萌突然抽噎了下,不由红了眼圈,在秘书监这一年半载,士孙萌见识了许多在家中难以见识的东西,也明白朝廷之上的云谲波诡,他已经知道这次地动会给他的父亲带来什么:“秘书郎臣萌,有一事相求。”

  “我正要与你说这个事。”皇帝与秘书监众人之间说没有感情,那是不可能的,他断然回绝道:“学业不能荒废,你今后照常入石渠阁,与以往一般无二。”

  罢黜士孙瑞到有理可说,这时候要是应允了士孙萌请辞,那以后秘书监的氛围就要变了,这可不是皇帝所乐见的。皇帝下意识的看了看跟着留下来的秘书郎们,虽然众人面上没有说话,其实眼神已经向皇帝交代了一切。

  士孙萌愣怔了下,像是没料到皇帝居然知道他要说什么,吃惊之余,又有些感动:“臣才智浅陋,岂能常随陛下左右。”

  皇帝笑了笑,没再说话,但不容拒绝的意味已经很明显了。

  众人步出石渠阁,目睹了这一切的秘书郎们初时尚有些默然,待走出几步后,还是裴潜率先沉不住气,拿胳膊肘戳了戳士孙萌,笑道:“我说什么来着?你写的文章,就连杨德祖有时候都在一边偷着看,陛下如此好文,哪里会舍得让你走。”

  “好端端的,怎么扯到我来了?”杨修脸上有些挂不住,当即就想否认,眼角余光忽然瞥见法正的神色有些不善,又看见士孙萌红着的眼睛,话到嘴边,却不自觉的改了口:“我看的时候何尝避过诸君,文行居然还用一个‘偷’字。”

  士孙萌笑了,眼里噙着泪花,虽然没有说话,但心底的感激已经难以掩饰的表露在外。

  秘书监众人以往无不是泾渭分明,彼此因为喜恶、父辈、家世而分出好几个派系,可面临这种事的时候,却罕见的聚成一团,就连孤僻的法正都在一旁劝说了几句。

  半路进来的司马懿在后头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切,心里泛起了一阵别样的滋味。

  “如何?”王辅目视着前方,在一边忽然问道。

  司马懿知道他是在对自己说话,下意识的答道:“不如何。”

  王辅听了,神色有些微妙的扭过头来看向他,眼底流露出一股不加掩饰的鄙夷。

  司马懿突然隐隐有些后悔,但他却没有收回刚才那句话,反而孩子气似得想要证明什么,补充道:“等过了今天,明天的时候他们该如何,还会是如何。”

  “那就等明日再说吧。”说完,王辅脸色彻底沉了下来,冷笑一声,迈步往前走去,与司马懿拉开了一段距离。

  司马懿低下眼睑,不知在想些什么。

  他从未思考过‘友人’这个关系,在他看来,一切都有舍有得,想要建立一番大功业,就越不该有什么‘友谊’,一切朋党不都是靠着利益与权位而投在一起的么?

  在他看来,王辅应该会理解他,毕竟王辅是能说出‘站得越高,就越孤独’这种话的人,可惜王辅不明白这其中的得失。

  也有可能是司马懿自己不明白。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