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三章 郡国正卒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为定制的。”

  “陛下睿鉴。”朱儁尚在慢慢消化皇帝所提出的种种想法,忽然有些不知所措,自己虽是车骑将军,但手上并无实权。皇帝说的这些都是要经过承明殿的,自己知道又能如何?

  “今日唤朱公来,还是为的一件事。”皇帝绕了一个圈子,总算说到了正题:“昔年天下多事,朝廷兵制屡有破例。譬如校尉本为二千石,其位尊贵,但如今校尉、犹如昔年之百夫长。”

  朱儁不由得竖起了耳朵,随着朝廷频繁用兵,以往尊贵稀少的中郎将、校尉的地位急剧下降,沦为普通的中层军官,而杂号、重号将军日益增多。可这几个官职的品秩都没有多大的差距,重新量定军制等级已然成为朝廷军事改制的首要之事。

  “朝廷多事,昔年天下仅有中郎将、校尉数十人,便是都尉尚有千石。”朱儁仿佛有些明白皇帝唤他来的用意了:“如今各军皆有校尉,大可重定品秩,譬如校尉依汉制为二千石,可减为千石,云云。”

  “趁着时下无事,我有意改订军制。”皇帝倾起上身,将手中茶碗放下,低声言道:“先裁撤各地冗余兵马,仿照凉州裁兵之例,或选派为吏、或退至屯田等等。其间诏郡国重建郡国兵,一县二百人至五百人不等,一郡可有千余郡兵,恢复更戍制度。”

  汉代有一千余县,战乱过后、民生凋敝,皇帝打算裁并一批人口不足、民生荒废的县邑。按照一个县三四百常备兵的设想,天下将有数十万的郡国兵,而这其中的花费平摊到当地的财政,犹如杯水车薪。

  郡设郡尉、县设县尉,以分走郡守县令的兵权,平常时期县尉只有征集训练的权力,如果需要剿除匪徒,在经过上级郡尉的准许后才可以出兵。若是较大的匪患,则由州刺史向朝廷请令,由郡尉征集各县兵马一同征讨。

  除了郡国兵以外,还有屯田兵,他们也是分散到诸县,忙时为农,闲时训练。虽然战力不一定高,但可以为当地郡县兵提供粮草军资,必要时也可以参与作战。

  如今曹操、张辽、徐晃等人的兵马只能算是特设,等到皇帝真正逐渐解决各类矛盾、问题以后,这些兵马都是要大量裁撤的。所以在地方上,皇帝需要长期依靠的就是郡国兵与屯田兵,而这两套体系分别归属于太尉与兵部。

  “屯田兵、郡国兵为天下永安之根基,决不可有一日轻忽怠慢。屯田养兵,郡兵守地,既能减少支费,又能保全地方。”皇帝踌躇满志的向朱儁叙说着自己的想法:“在此之外,还得有边营兵、禁兵以为常备。”

  边营兵是指象林营、虎牙营、雍营、黎阳营、渔阳营、度辽营等设立在边境军事要地的长期驻兵,这类兵制从光武皇帝废除郡国兵以后便开始逐渐设立。边营兵属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