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2章 万民敬仰_晋击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差了点什么,又追赐司马珂班剑四十人的待遇。

  所谓班剑,就是手持装饰华美的武士,跟随在身后,而在晋时还持的是木剑,主要是用来显摆排场,以示荣耀。班剑武士,主要赏赐有功之臣。

  在回师途中,接到朝廷诏令的司马珂,回书拒绝了班剑四十人的待遇,那玩意虽然能装逼,但是对于他来说,就是个累赘,毫无意义。而且过于张扬,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在朝廷对他封赏之后,他也照例对此战的功臣之将,予以请功封赏。

  桓温由都亭侯晋封为都乡侯,食邑八百户。

  晋封虞啸父为舒县子。

  晋封顾会为广阳子。

  晋封殷浩为乌程伯。

  晋封李颜为丘县伯。

  其余有功将士,皆予以封赏。

  ………………

  司马珂率舟师顺江而下,进入荆州之后,看到的则是一片繁华的景象。

  江南之地,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除了栽种在良田里的水稻,更多的是绿色则是土豆苗和红薯苗。

  经过一年三季的栽种和推广,老百姓更喜欢种植土豆和红薯,原本作为主粮的水稻反而沦落为次要农作物。

  没办法,土豆和红薯的产量实在太高了。

  这两种农作物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简直就是天赐的救命之物。而且由于土豆比起红薯更适合作为主粮,所以种植土豆的更多一些。

  土豆生长期短,一年能种三季,对土地的要求也不高,平地能种,山上也能种,更重要的是产量高,一亩地,就算打理得不好能产五六千斤土豆,而水稻则只不过百余斤。

  若是遇到大旱,水稻的产量则更少甚至颗粒无收,而土豆抗旱性远远强于小麦。算起来即便是风调雨顺之年,种水稻一亩地一年的收成才一百三四十斤,而种土豆一年能产两万斤,简直就是天差地远。

  按照司马珂的说法,现在的百姓生活富裕了,很多百姓都一天吃三顿了,早上吃烤红薯,中午吃土豆,晚上吃马铃薯,很多人晚上还要来一顿洋芋做宵夜。

  不过这只是司马珂的说法,土豆在这个时代统一被称为仙豆,而红薯被称为仙薯。

  只有那些稍稍有点家底的百姓,才会用稻米用来搭配和调整食物结构,而对于大部分普通百姓来说都是吃几天土豆和红薯,才偶尔吃一顿米饭来改变食物的单一性。

  总体来说,除了那些天生懒惰的二流子,江南之地绝大部分的百姓,肚子的问题还是解决了。

  仅此一项,司马珂的声望便在民间,便如同神一般的存在。

  ………………

  回到京口之后,凯旋的北府神策军,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谢尚、夏侯长等人亲率数万将士在京口渡口迎接西征归来的舟师。

  一时之间,整个京口都沸腾了起来,既为了迎接自家的儿郎大胜归来,更为了迎接那被京口之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