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章 蜗居。建设高潮。_血染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哈家堡的城墙在热火朝天的建设着。

  除了城墙哈大全也开始筹备武器装备,为了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哈大全可谓绞尽脑汁了。

  准备武器也要因地制宜,哈大全手里的钱不多,要大批购买武器根本是不可能的。

  广宁盛产竹子一种*的毛竹。哈大全组织人用竹子编成长方形的甲片,经过油炸后将三层甲片缝在一起,作为一扇。然后再加几根结实的麻绳,就成了简易的马甲竹甲。这种马甲很结实,一刀砍下去,力气大的也就只能砍破一层,比皮甲便宜,也结实的多。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伟大的,在挥了无限的想象力之后。又出现了竹制的护肩和护腿,其实结构也很简单,就是用四片小一些的甲片护住肩膀和大腿的外侧。

  这种竹甲最大的缺点是怕火,为此哈大全吩咐甲片间的绳索不能系死,也不能把竹甲穿在里面,万一着火可以迅的脱掉竹甲。

  接着让哈大全惊奇的事情生了。在他就要提出大家做个安全帽戴时,就已经有人把安全帽做出来了。这些安全帽用的不是竹子而是柳条,哈大全记得解放初的时候,工人叔叔们戴的安全帽也是柳条的。

  有雷锋叔叔的照片为证。

  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伟大啊。

  有了护甲,还需要的是武器。

  没有足够的铁。第一种近战武器,就只有用狼牙棒了。没办法,没铁,也没有几个打铁的,还是因地制宜,广宁这地方竹子多。

  第二种武器就是竹枪,俗称竿子。这个就好理解了,米长的竹竿,前面削尖了,尖端经过油炸,就成了竿子,即是竹枪。哈大全对竹枪有一个特殊的要求,在竹枪的前端要留一部分的枝杈,还不能太少,这样的竹枪离远看去,像是一把掉光了毛的大扫把。

  拿着这么个东西,实在很难看,大家都很不理解。

  哈大全没亲自解说,他是一个比较懒的人,如果有人愿意代劳,他是愿意省力气的。

  哈大全找了一个福建的老兵。这个老兵有一个受人尊敬的身份,他是前戚家军的一员。虽然只是一个小兵,能在戚家军当过兵的老爷爷,在百姓眼里,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是很有说服力的人。

  在枪身上留东西是戚继光先明的,在戚继光的鸳鸯阵里,专门有一群枪兵,手里拿着类似于扫把的武器,专门负责摇晃扫把拨打飞射而来的弩箭,而且效果级的好。

  经过这一解释,大家自然就都理解了。

  不过戚家军的竿子上有倒钩可以把敌人勾住,哈大全没条件只好凑合凑合了。

  竹子的应用还有更多。在哈大全的提议下,哈大全树下所有运东西的车板都换成了竹子的,在车尾留出消尖的竹尖,遇到袭击的时候,只要卸掉牲口把车支起来就成了简单的拒马。对付后金的骑兵,还是有点作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