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4、全球招揽人才_我的投资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柱人才。

  然而,中芯却扣扣搜搜的,没有给予梁猛松相应的待遇,差点让人才流失。

  对于这种大才,求贤若渴的夏景行自然不会放过,眼睛都要放光了。

  “你能说服梁猛松加入公司?”

  邓元鋆点头:“我觉得问题不大!我们是新公司,锐气十足,同时资本实力雄厚,而梁猛松也不是圣人,应该无法拒绝在一张白纸上挥毫泼墨的好机会。”

  夏景行沉思片刻,说道:“这样,你告诉他,如果同意加入复兴工业集团,我可以把芯片制造公司CEO的职位给他,而且这家公司投资不低于百亿美金。”

  “百亿美金?”

  邓元鋆心中踟蹰起来,大老板的确告诉过他,要在半导体领域投资两千个亿。

  可这都还是没影的事!

  如果夸下海口,梁猛松会不会觉得复兴工业集团是在忽悠他?邓元鋆觉得很有可能。

  “夏总,咱们还是先不谈百亿美金投资的事吧,多提提目前复兴工业集团拥有的资本实力,就我们的六大事业群,已经足够有吸引力。”

  夏景行无奈的笑了笑,看来邓元鋆还是不太相信自己。

  他也懒得解释,也不好解释。

  “行,无论如何,一定要说服邓元鋆加入我们团队,工资待遇可以给他翻倍,还会送车送房……”

  夏景行目视列席的众高管,道:“对于人才,复兴工业集团绝不会吝啬,会拿出我们能提供的最好待遇。

  科技就是生产力,技术就是核心竞争力,这一条可以纳入我们的核心发展战略。”

  众高管齐点头,夏景行所表现出的慷慨和大方,是他们从来没在国内企业家身上看到过的。

  没人觉得这不好,毕竟几乎都是出过国,了解技术封锁、技术壁垒的人,知道技术一带突破,能带来多大利益,那点薪酬待遇根本不算啥。

  “哦,夏总,梁猛松加入我们集团,一旦干出点什么成绩,绝对会被台积电疯狂追杀。

  这不是我妄加猜测,中芯国际的遭遇已经说明了一切,我们绝不能对竞业协议、知识产权等潜在的法律纠纷掉以轻心。”

  夏景行点头,就算邓元鋆不提醒,他都想到了这一点。

  台积电心狠手辣,已经不能视为中国企业了,那帮台巴子眼里没有家国情怀,早就沦为了外国资本的棋子。

  “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我会有妥善安排的。”

  夏景行眼中闪过一抹狠意,他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

  见老板已有准备,邓元鋆识趣的闭上了嘴巴,开始在心中思考如何说服梁猛松。

  “中微的伊志尧博士,年逾六旬,三年前仍带领团队归国,志在造出国产等离子刻蚀机……”

  “杨培东,1971年生人,26岁取得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现在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终身教授,同时也是半导体纳米材料领域的顶级青年科学家……”

  “戴伟进、戴伟立、戴伟民等戴氏三兄妹……”

  ……

  在场高管们纷纷发言,推荐自己知晓的半导体人才,有些已经回国创办公司了,有些还在美国。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

  夏景行也就随口一问,竟发现半导体领域的科技人才多如过江之鲫,数都数不过来。

  这也是现状,华人中有聪明才智者不在少数,每年高校理工科培养出来的佼佼者,很多都去了美国,有相当大一部分流入了半导体领域,并逐渐成为了行业专家。

  这么多人名,夏景行根本记不住,赶忙挥手打住:“好了好了,等下来过后,大家可以给我发一封邮件,把你们认可的人选推荐给我,我会安排人去接触。”

  听到这,热烈无比的内推活动这才暂时告一段落。

  夏景行有很清醒的认识,半导体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时代已经过去,即使招来了顶级人才,缺乏配套条件的话,也还是抓瞎。

  换句话说,顶级人才很关键,但更关键的还是成熟的技术团队。

  除了招揽一些顶级人才外,他们还需要派出猎头去挖一些掌握成熟技能的工程师,以作为研发骨干。

  只是这件事没必要放在会上讨论了,他心中已有腹案。

  眼下大军已经开拔,只要把名头打响,把招牌擦亮,四面八方的人才都会涌入过来。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