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0章 这病治得专家都怕了,真正的医术得_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问题了。

  患者在第一家医院使用了予罗红霉素抗感染治疗,效果非常差劲。

  后来又在外院补做了骨髓穿刺、B超检查。

  既然在外院做了这些检查,杜冷又让患者做一次骨穿,家属没骂娘真是修养太好了。

  骨穿结果显示增生活跃。

  腹部B超提示胆囊长有息肉。

  脾肿大。

  肝门部淋巴结肿大。

  果然与周灿预判的一样,淋巴系统有问题。

  他继续接着查看患者在外院做的检查。

  后来,查出肝门部淋巴结肿大后,外院的专家又让女孩补查了淋巴结B超。

  结果提示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均出现了淋巴结增大。

  这么多部位的淋巴结增大,说明很可能是全身性病变。

  问题比预想的要更严重。

  如果只是上火,往往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较为常见。

  感冒分为风寒与风热。

  风热就是上火再加上风邪入侵,属于双症。

  外院的专家并不是吃素的,顺着淋巴结肿大这条线索给患者做了腹股沟淋巴结活检。

  结果是反应性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显示T、B与组织细胞都出现了增生。

  这就基本可以锁定为病毒感染的可能了。

  外院专家对患者给予了保肝、抗病毒治疗。

  这属于对症治疗,医学上常见。

  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好转。可惜好景不长,仅隔了不到十天,患者再次发烧,而且是高烧40度以上,并且出现了咳嗽。

  家属紧急把患者再次送到医院治疗,还是找的那位专家。

  因为上次治了有一定效果,家属对那位专家的信任度极高。

  那位专家接诊后,立刻给患者开了血常规检查申请。

  查血Rt后发现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到了47%,骨髓穿刺没发现异常,查AST,43U/L。AST也就是谷草转氨酶。

  查它就肯定也会查ALP,也就是碱性磷酸酶,达到了141U/L。

  紧接着给患者查了血培养与痰培养,估计这位专家仍然怀疑患者是病毒或细菌感染。

  没有太大收获后,外院专家有些懵圈了,一横心,给患者申请了腹部CT。

  估计这位专家上次只查了个腹部B超,觉得有一定局限性。

  对病灶部位的检查表述不够清晰。

  于是这次补做了个CT。

  结果提示患者的肝大,出现了脂肪肝,脾脏也仍然偏大,左侧附件区低密度灶。

  看到这个结果,周灿心中暗叹,专家要是离了众多的高科技医学检查仪器,恐怕要被直接打回原始社会的诊疗水平。

  就拿这个女患者来说,专家上次只做了腹部B超,就没有发现患者有脂肪肝与卵巢病变。

  CT结果提示左侧附件区低密度灶,其实就是卵巢肿瘤或囊肿。

  这次,外院专家害怕被打脸,给患者做了一个肝穿,并且送病理检查。

  检查结果为肝细胞轻度浊肿,可见小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